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么热,预报咋才30℃
专家:这种感觉很正常,体感温度和预报温度有区别统筹张琪本报记者王晏坤李大鹏
  • 2012年08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南通路上,环卫工齐师傅一条路扫下来已经大汗淋漓。 本报记者 李泊静 摄
  胜利路上市民全副武装。 本报记者 李泊静 摄
  因受台风“达维”外围影响,烟台“闷热天”前几日有所缓解,但从5日开始,闷热天气还在持续。6日,全市最高气温已回升到30℃。
  盛夏酷暑,市民也一直关注着高温天气预报,但细心的市民最近发现,每天的体感温度与预报温度有不少差距,与自测温度的差异性也挺大。到底是啥原因呢?

体感温度与气温 湿度、风速都有关
  连日来烟台天气闷热,不少市民致电本报表达同样疑问,天气这么热,为啥天气预报的最高气温只有30℃,感觉室外温度远远高于这个度数。“气象部门预报的气温数据准确吗?”
  根据市民的相关疑问,记者采访了相关气象专家。
  “体感温度与预报温度是有区别的。市民感觉的温度,叫个人体感温度,受很多因素影响,与专门测试温度的百叶箱测出的标准温度有差异是正常的。”山东省气象台的工作人员车军辉解释,市民感官感觉的温度其实不应该称之为“温度”,因为没有具体的度数来衡量,实际上就是人们对舒适的感觉,人体的这种舒适感不仅与气温有关,与湿度和风速也有很大关系。
  烟台市天文气象专家吴树功也认为,体感温度与预报温度不一样,与空气中的湿度和风速有很大关系。
  “影响体感温度的因素首先是气温。”吴树功说,除了气温,还跟空气中的湿度有很大关系。吴树功介绍,根据《气象预报员手册》中的标准划分,当相对湿度大于80%,气温大于29℃时,市民会感到很闷热,会感觉温度远高于29℃。同样,当相对湿度在60%至70%之间,而气温在30℃至33℃之间时,人们虽然感觉比较热,但相对很干爽,体感温度就会低于标准温度。
  体感温度与实际温度之间能差多少呢?吴树功说,虽然体感温度没有度数衡量标准,但他给记者举了个例子:当气温达到32℃,相对湿度在80%时,排除个体的差异性,一个人的体感温度应该是35℃。
“狭管效应”作怪 体感温度低于预报
  除了有市民反映自己的体感温度要高于预报温度外,还有市民感觉有时体感温度要低于预报温度,这又是为什么呢?山东省气象台工作人员车军辉解释,这与个体所处环境有关。
  “举个例子,同样30℃的气温下,一个人走在柏油马路上会感觉很热,走在海边却感觉还好。”车军辉说,那是因为海边有海水水汽和海风的稀释作用,感觉相对凉爽,而马路上的黑色沥青本来就吸热,所以人们走在上面时会感叹“气温远不止30℃”。
  还有个例子,当市民行走在高楼大厦间,有时感觉风力很大,虽然预报温度达到30℃,仍感觉比较凉爽。车军辉说,那是“狭管效应”在作怪。
  据记者了解,“狭管效应”是指大风吹来时,被间距极小的城市高层建筑遮挡,无法顺畅通过,聚集在很小的空间内,导致风力增大。气象部门测试发现,在城市刮起6、7级风时,狭管效应能使通过高楼之间的瞬间风力达到12级。
  “在夏天,狭管效应使城市高楼大厦间有些区域风力增大,会让路经此处的市民感觉比较舒爽。”车军辉说,虽然如此,但大多数时候,因为高层建筑的温度吸收与反射,市民的体感温度还是要高于预报温度。
防风、防雨、通风自然 温度测试,环境很重要
  6日,家住莱山区鹿鸣小区的市民王先生致电本报反映,近段时间气象部门预报的气温度数与自测温度相差近5℃。这是为什么呢?
  山东省气象台工作人员车军辉解释,这与测试环境息息相关。气象台的气温预报数据都是出自离地面1.5米的百叶箱,是大自然状态下的空气流动温度,也就是所谓的标准气温。“百叶箱是安放在防太阳直射、防风、防雨、通风自然的草坪上,通常天气预报中的气温就是这个温度。”
  而每个市民自测温度的环境因素都不一样,在楼宇间、海边、马路上、汽车内等地点同时段测出的温度都与百叶箱测出的“标准”温度有所差异。比如,有的市民在车上装有车体温度计,测试的温度就明显高于预报标准温度,这是因为车体本身就会吸热,测试的温度自然与预报标准温度有差异。
  “另外,虽然自测温度也可以代表测试点的测试温度,但精度不够。”车军辉说,市民自测温度的随意性也较大,所以一般不会控制测试地点和环境,也就造成了自测温度各地不一。而气象台放置于百叶箱中的测试仪器叫“湿球温度计”,相对区域精度远高于普通的煤油温度计、酒精温度计和数字温度计等。
  此外,温度计的敏感程度会影响自测温度的度数,市民持有的温度计相对精度越低,误差越大。
□相关新闻 7月下旬体感温度 12年来排第三
  记者从气象部门了解到,烟台市区7月下旬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1℃;平均最高气温为30.6℃,平均相对湿度为85%,29日的最高气温达33.2℃。经综合分析,7月下旬的体感温度指数位列2000年以来第三高位,位居2010年和2004年之后,比去年同期高出2.4℃。
  烟台市天文气象专家吴树功称,虽然市民普遍感受到了旷日持久的闷热,但从气候上说并不反常。这种天气近几天可能还会有,不过闷热程度会有所减弱。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