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密扑灰年画发展空间很大
在商标注册、产权保护方面有所欠缺
  • 2012年08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本报8月6日讯(记者 韩杰杰)6日,记者采访获悉,苏州大学三名大学生近日利用暑期实地走访调研高密扑灰年画,探索其在市场化道路下的发展模式,或能为其他困境中的民艺发展提供参考。 
  7月30日晚,苏州大学大一学生王楚澄、朱静波、朱一帆从学校出发,乘坐14个多小时的火车来到高密。此次前来,他们将进行为期四天的实地走访,探究扑灰年画在市场化道路下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四天时间,他们走访了扑灰年画聚集的姜庄镇,采访了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吕蓁立、民间艺人王俊波,高密文化馆馆长牧文,不仅对扑灰年画有了较深刻的理解,还参与了扑灰年画的制作。
  “来这一趟,太值了。”朱静波说,以前只听过潍坊的风筝,对扑灰年画并不了解,来之前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但实地走访中,却发现事实与网络的东西出入不小。可见只有实地走访,才能获得第一手真实的资料。走访中,他们了解到,随着扑灰年画知名度的提高及各级部门的重视和挖掘,发展势头挺好,有名气的艺人肯本不愁销路,干得好的一年收入能达10多万。现在有的艺人正致力于扑灰年画的分档,高档的、中、低档的渐渐有了分层,产品畅销各地。 
  据他们分析,像衡水内画,当地有专门的学校开设内画班进行教授和传承,还有专门的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程度较高。东阳木雕,已经成为东阳市的支柱产业之一,品牌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相比较而言,高密扑灰年画在产业化发展上空间还很大,此外在商标注册、产权保护方面也有所欠缺。
吕蓁立谈扑灰年画: “钱对我来说并不重要,  就想创作几个好作品”
  8月2日,记者跟随苏州大学三名学生来到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吕蓁立家中进行采访。谈到扑灰年画传承和保护时,59岁的吕蓁立提出,发展是对其最好的保护。
  吕蓁立说,高密扑灰年画是世界上独特的画种,是高密三绝之一。在他看来,年画要发展,就要在原有民间艺术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传统的工艺流程不能丢。“现在孩子都成人了,钱对我来说并不重要,就想创作几个好作品。”吕蓁立笑着说,他如今就是耐下性子创作画稿,往往一幅作品就得花费三四个月的时间,不像批量生产的,一天能做十多幅。“市场不缺扑灰年画,缺的是好作品、精作品。”
  “一个作品上了网,谁都能看见,谁也可以模仿。”他并不反对模仿,反倒认为借鉴是正常的。当然,也不能无秩序复制,要有规范,若大家为了利润,都粗制滥造做年画,或是无序的低价竞争,对行业发展很不利。  
   本报记者 韩杰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