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禁鸣”3年 市区鸣笛仍不断
最大难度在于取证,现实中交警遭遇执法难文/片本报记者许君丽
  • 2012年08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尽管路边禁鸣标志醒目高挂,但仍有部分司机不时按喇叭鸣笛。
  2009年10月1日起,威海市区全天24小时禁止机动车鸣笛,《关于调整部分道路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初实施时,市区车辆鲜有鸣笛声。如今“禁鸣令”发出近3年,鸣笛乱象又有所抬头,“禁鸣令”几成一纸空文。交警坦言,禁鸣的最大的难度在于取证难,这是导致禁鸣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禁鸣令”在实施中遭遇执法难。

记者: 一路口5分钟鸣笛28次
  7日下午15:30左右,在纪念路和文化东路的十字路口,尚未到上下班交通高峰时间,但来往的车辆不断。记者在该路口蹲守5分钟,各种鸣喇叭声声声不绝,客车的、公交车的、出租车的、私家车的,有的只是短促的一声,有的会持续七八秒。短短五分钟鸣喇叭声有28次,鸣笛多是催促前面的车辆赶紧行驶或让道。
  随后,记者来到威海市政府广场前的新威路路口,只见路边醒目悬挂着禁鸣的标志,道路也比较宽敞,但车辆鸣笛声也不时响起。附近停车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平时鸣笛声不是很多,但上下班高峰时也会有一些司机等不及前面车辆离开,鸣笛声不时响起。

交警: 取证难使得执法难
  2009年,威海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向社会发布:自2009年10月1日起,疏港路(不含)以西,201省道(不含)、环山路(不含)以北,环翠路与烟威一级路交叉口以东区域,全天24小时禁止机动车鸣笛,对于违规鸣笛行为处以罚款50元的处罚。
  同时,为确保“禁鸣”规定落到实处,交警支队还采取加强日常管理和适时开展专项整治相结合的方式,对市区乱鸣笛现象进行整治。
  但采访中,交警支队的工作人员也坦言,禁鸣的最大难度在于取证难,用视觉与听觉共同“锁定”违法目标,难以管理或处罚,这成为导致禁鸣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
市民: 禁鸣需城市合力
  “城市禁鸣不仅是对驾驶员的规范,也是对市民的考验。”采访中,一些市民表示,鸣笛声确实已成为环境噪音的来源之一,与司机的驾驶水平和道德素质有关,也与市民的行为有些关系,司机和行人应该多一些“换位思考”,司机多一份包容,行人遵守交通法规,有利于减少乱鸣号现象,根治“乱鸣号”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形成合力。
□市民观点
  随着威海市机动车保有量的逐年增加,机动车鸣笛已经成为城市交通干线的噪声污染。但对于是否该鸣笛,市民看法不一。
  “汽车喇叭并不是驾驶员表达的唯一途径,又不是所有的情况都需要按喇叭,禁鸣很有必要。”在纪念路和文化东路十字路口附近大厦上班的王女士告诉记者,虽然这里也属于禁鸣区域,但每天她都能不断听到车辆鸣笛声。有的时候,单位早上开会,怕受车辆鸣笛噪音影响,工作人员只好无奈将窗户关上,否则鸣笛声一起,根本听不清彼此的说话声。对于市区禁鸣,很多饱受鸣笛之苦的市民都很赞同禁鸣。
正方:“禁鸣令”势在必行
反方:鸣笛增加行车安全
  “按喇叭可以对周围行人或车辆起到警示作用,也有利于行车安全,完全禁鸣其实根本没必要。”有多年开车经验的车先生表示,很多司机按喇叭,大多时候是因为一些行人乱穿马路,或者看到一些司机胡乱加塞车辆等,或者是堵在路上心烦意乱,气不过才鸣几次喇叭示意一下。某公交司机也表示,他每天开车从大世界站点往外走,由于附近商铺较多,很多行人经常穿行,甚至走到路中间,如果不鸣笛,行人往往很难发现自己阻碍了交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