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奥运冠军雕像是做给谁看的
  • 2012年08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以塑像的方式表彰金牌运动员,表面上肯定的是运动员,实质上强化的仍然是以竞技体育为本的思路,这种“惯例”的延续,显然无法回应公众对体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更高期待。
  □本报评论员 金岭 

  在一项网上调查中,对杭州要给新晋奥运冠军孙杨、叶诗文建造雕像的动议,超八成网友表示不赞成。
  这些反对的声音,包含着普通人对体育价值的理解,面对反对之声,杭州体育局在考虑为奥运冠军塑像时至少应该认真倾听,对塑冠军像不必太着急。
  在城市的公共空间里为个人塑像,应该和市民精神层面的需求相呼应,至少该让市民们表达一下自己的意见才对。而眼下,塑像的动议来自杭州市体育局的领导,理由是“延续杭州市的惯例”,至于市民们必须接受冠军雕像的理由,无非就是一个“可以激发市民的荣誉感”,这样的“惯例”延续下去,是不是城市文化的缺憾呢?
  这个所谓的“惯例”,彰显的首先是该市体育局官员的政绩观,这或许才是“惯例”得以延续的强大驱动力。这和全国很多地方互相攀比出了多少全运会冠军,拿了多少奥运金牌是一脉相承的。以权力和政绩为本,而不是以体育和文化价值为本,更不是以国民的健康和精神需求为本,这是一种必须改变的权力偏好,不改变这种偏好,体育事业将离大众越来越远。杭州市体育局应该从网友的反对声中看到大众对体育事业发展的新期待,而不是一意孤行。
  拿块金牌回来就成了“城市英雄”,就给塑雕像,这是对城市道德资源和文化资源的滥用,是把个人成功简单地置换成了一种精神价值,这种极端功利主义思想的膨胀,很可能对青少年产生某种价值误导。运动员得了金牌,这是好事,值得赞赏,但应以平常心看。像杭州体育局官员那样把奥运冠军称为“城市英雄”,如此神圣化,如此煽情,大可不必。在大众的语境中,英雄不是一个中性词,其中包含着厚重的道德褒奖,一般指那些舍己为人,为民众利益而奋斗,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人,这个词用在奥运冠军身上是否合适,值得探讨。
  反对为奥运冠军塑像,这种不同声音的表达,让人们看到了中国社会进步的底色。最近这些年来,尤其是北京奥运会后,人们对金牌的价值,对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关系,都有了很多新的理解,其中最大的共识是,体育事业的发展,应该以增进国民健康、提升国民福利为宗旨,金牌的多少应在其次。而以塑像的方式表彰金牌运动员,表面上肯定的是运动员,实质上强化的仍然是以竞技体育为本的思路,这种“惯例”的延续,显然无法回应公众对体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更高期待。
  以泛国家主义的眼光看奥运金牌的价值,以泛政治化的思维把奥运冠军称为“英雄”,这种过去习以为常的做法,在今天社会进步的大背景下看,更像是携国家和政治等大概念自重,这不利于为体育事业的改革积蓄能量,这或许正是反对为奥运冠军塑像的背景。
  反对塑像并不是否定冠军的价值,并不是否定金牌对国家荣誉的价值,只要当今世界民族国家的总体格局不变,只要还有国际比赛,就不可能把金牌和国家背景完全剥离开来,在中国不可能,在别的国家也不太可能。但我们多少年来的一些习惯做法和思维,确有值得反思的地方。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