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莱山区25辆新校车“待命”,全市年底实现校车全覆盖
财政拿补贴 校车跑得快
  • 2012年08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16日,一辆新校车行驶在路上,即将抵达芝罘区小沙埠。 本报记者 刘清源 摄
  年底实现校车全覆盖是烟台市政府2012年12件为民服务实事之一。16日,莱山区的14辆美式校车全部到齐,加上之前到来的11辆平头校车,莱山区目前一共有25辆新校车。
  至7月底,烟台全市已购置或统筹配备校车233辆,覆盖率22.8%。其中,牟平区、开发区、高新区已全部实行政府统一安排车辆接送学生;福山区、莱山区、招远市先后购买和租赁了28辆、25辆和17辆校车,于近期到位;莱州市正在运作购买60辆标准校车,新学期开学投入使用。秋季开学时,全市将新增校车194辆,总数达到427辆,占应配备总数的41.7%。
  对于大多数县市区来说,2012年上半年多在制定校车配备政策以及校车行驶路线等详细繁琐的工作,下半年是校车工程普遍展开的重头戏。对于经济困难的县市区,目前也在积极筹备资金,保证在年底实现全市农村中小学校车服务全覆盖。
  16日,莱山区的14辆大鼻子校车全部到齐,停放在芝罘区小沙埠终点站。加上之前到来的11辆平头校车,莱山区目前一共有25辆新校车。这些校车在车管所挂完牌后,就要空车试跑,迎接开学后的正式营运。
为确定线路 踩点近俩月
  “新学期,孩子们就能用上新校车了。”莱山区教体局安全科一位侯姓工作人员说,为了尽快完成校车配置,他们连续两个月踩点,跑了很多乡镇,进村的路大弯套小弯,“线路选择时要远离危险源、避开水域,保证站点设在敞亮安全的地方。”
  “没有校车,孩子们上学多么不易!”那段忙于踩点的日子,让她深刻体会到了农村小学的乘车需要。
  莱山区并非个例,早在2011年时,龙口市就配置了50辆校车,在完成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新嘉街道、徐福街道、北马镇、芦头镇、石良镇、七甲镇等6个街镇率先试运行,其中包括中小学14个校区,近9000名农村学生受益。
  据龙口市黄城阳村村支书姜文祥介绍,黄城阳在外面上学的孩子(小学、初中)有70多个。现在孩子们上学,或是坐班车,或是几家人合包面包车。班车月票一个月60元,面包车只能坐7个孩子,单人费用是10元/天,一个月近300元的费用对农村家庭来说是一份负担。而美式“大鼻子”校车一学期的费用才100元,村民们的负担轻了不少。
拨出专项资金支持买校车
  “烟台各个县市区的财政苦乐不均,各学校也冷暖不匀,为了保证提供的校车服务不是看菜吃饭,政府在财政上给予了各种支持。”教育部门相关人士透露。
  据了解,去年下半年为了继续扩大“农村中小学学生安全乘车工程”,牟平区就在财政补贴的情况下,新购了24辆大巴车,在11个镇街、24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开通接送学生班车,受益学生约8000人。
  目前,牟平区每年投入政府补贴资金800余万元,使得牟平所有农村中小学生,全部乘坐由政府统一配备的学生专用班车。随着校车的逐步推广,烟台在2012年为民服务12件实事中,纳入了中小学学生校车全覆盖这一项。
  “现在我们不用为孩子路上的安全担心了。”牟平区莒格庄中心小学的一位老师说出了家长的心声。以前“三无”车辆接送学生,超载严重、安全没保证,现在家离学校2.5公里以外的初中生、1.5公里以外的小学生,都能乘坐专车。此外,牟平区每辆校车上还跟有一名老师,票价也不高于营运车辆。
  如今,烟台市开发区已有7所学校实现了学生免费乘校车,由开发区管委财政和街道办事处共同承担费用。“政府出钱,学生免费乘校车上下学,这让很多家长感到安心、放心。”一位接送孩子放学的家长王先生说。
鼓励社会捐赠校车
  “解决校车问题,政府是真金白银往里砸。但部分县市财政紧张,鼓励大型企业投入资金,为农村孩子捐赠校车。”教育部门相关人士说,今年7月份,招远市毕郭镇的17辆校车到位了。这批校车是企业捐赠的,预计8月下旬开通,将解决毕郭镇1500多名学生上学远、不安全的问题。
  据介绍,这是自2011年招远市实施校车工程以来,第二批用企业捐赠资金购买的专用校车。2011年,招远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曾捐资860万元,购置了首批校车33辆,在张星镇、齐山镇开展试点工作。2012年的这17辆校车由山东省中矿集团有限公司捐资521万元,招远市政府集中采购。
  据了解,按照“市、镇两级政府出资,有关企业资助,教育、公安、交通、安监、财政等部门总体协调”的工作机制,烟台市正在逐步开展校车工程,今年年底完成校车配置。届时,烟台市将在全省率先实现校车全覆盖。
家长>> 坐上新校车 再也不费劲了
  对于龙口市山区较多的6个街镇的村民来说,孩子们已经坐了一个学期的校车了。受惠最多的便是孩子和他们的家庭。
  龙口北马镇簸栾村村民戚爱红说,孩子在曲阜完小读书,之前都是骑电动车接送孩子上下学。从家到学校,再到戚爱红上班的单位并不顺路,每天至少要花费两个小时以上时间。碰上刮风下雨的天气,路就更难走了,以前下雪天滑倒是常事,大人孩子一块儿摔倒在地上,非常危险。
  如今,孩子坐上了政府统一配备的校车,每个人都有座位,每人坐一学期才100元钱。安全又便宜,所有坐车的孩子和家长心里都特别高兴。 
本报记者 刘清源 孟敏
厂家>> 放弃小订单 全力赶制校车
  作为省内首辆新国标校车生产商,烟台舒驰客车有限责任公司也是烟台本土校车生产企业。舒驰客车办公室主任赵金秀介绍,舒驰校车系列主要以山东地区为市场,他们几乎参加了省内的每一场校车竞标。
  目前招远已经预订了60多辆校车,海阳和龙口也正在洽谈中。由于是公开透明的竞标,所有企业都可以参与投标,烟台的校车市场并没有什么地方保护主义,与全国校车生产企业一同竞标,竞争也非常激烈。
  对于年产量6000辆车的舒驰客车来说,如果满足1023辆的烟台校车需要,是没有问题的。在目前校车市场较为紧张的情况下,该公司放弃了一些小订单,全力以赴赶制校车。 
本报记者 刘清源 孟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