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路下藏着一个长15米深3米的大坑
原是地下方沟被冲塌陷所致
  • 2012年08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本报8月19日热线消息(记者 董惠)17日下午,有市民向本报反映,当天上午11时许,一辆公交车经过文化路西200米的东风东街南侧路面时,“噗嗤”一声,路面井盖竟掉了下去,有市民走近细看,表面看似正常的路面,地下竟藏着一个大坑,非常危险。养管处的工作人员将路面挖开一看,大坑长15米、南北宽6米、深度为3米。
  17日下午15时,记者来到事发现场时,出事路面已竖起围挡,两台挖掘机和十几个养护工人正在开挖路面,在挖出的路面下露出了一个东西长15米、南北宽6米、深度为3米的大陷坑。而在陷坑上部,悬空着12根并排着的电力电缆管道,底部有流动的污水自东向西流淌着,两头露出了红砖砌成的排水方沟,两截直径400毫米的雨水支管也落入了底部。
  一位不愿透漏姓名的市民说,17日上午11点半左右,他骑自行车路过此处,碰巧看见一辆公交车右后轮从井盖上压过后,“噗嗤”一声,井盖子掉了下去。
  他走近通过井口一看,路面下竟是悬空的,十分危险。于是他拨打了12319,向他们报告了情况。怕有人误伤,他也一直等到12点,等养管处来人后才回了家。
  养管处的高伟鹏从事市政养护工作30多年了,他告诉记者,以前也抢修过路面陷坑,但面积都很小,而这么大的陷坑,还是头回见。
  至于陷坑出现的原因,记者了解到,原来,东风东街地下埋设着一条2004年用红砖砌成的污水方沟,可能是方沟的顶部出现了破损或漏洞,当横跨在上面的雨水支管发生断裂透水后,大量的雨水透过漏洞进了方沟,漏洞越冲越大,顶部开始出现塌陷,最后导致方沟倒塌,顶部和两边土层被水冲走了,于是就出现了现在的大陷坑。
  在事故发生后,17日下午,养管处施工队就在交警配合下,在现场三面建起围挡,但由于陷坑上方悬空着一条黑色的管道,当时弄不清是煤气、供水还是电力管道,所以,天黑后就没敢贸然施工。在18日最终确认是电力电缆管道后,电力部门根据现场情况给出了施工方案,养管部门现在也正在加紧抢修,力争提前1至2天完成维修。
  工作人员挖开一看,里面藏着一个大坑。
本报记者 吴凡 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