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谁出卖了准大学生的信息?
  • 2012年08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月风

  媒体报道了一篇名为《“教育局”要给学生发助学金?,一准大学生上当被骗1万多》的新闻(《齐鲁晚报》8月14日),讲述了滕州界河镇接到录取通知书的准大学生小赵,由于父亲患了癌症刚刚去世,母亲在家务农,本想通过申请助学金减轻家庭负担,可没有想到却被骗子盯上,最后不但没有领到助学金,卡里的1万元钱也被骗走了。
  看了这篇报道,除了痛恨这个骗子的行为外,有一个细节更加令人注意。在文章描述中,小赵是接到一个自称滕州市教育局的电话被骗的,文中也提到小赵的怀疑,南方口音的陌生人,突如其来的电话,小赵并不是没有任何的警惕心。但是,当骗子如数家珍的报出了小赵的所有信息时,姓名、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甚至是小赵刚刚考上的学校和专业,正是这些本应不会外泄的信息,让小赵相信了这个陌生的电话,1万元就这样被骗走了。
  在这里我们不禁要问,小赵的这些个人信息是怎么泄漏出去的?如果说姓名、电话之类的信息还可能是在日常生活中不经意泄漏的话,那么小赵刚刚才考上的大学和所学的专业,骗子又是如何得知的呢?在这里笔者首先想到了两个地方,一个是小赵的学校,还有一个就是教育局。作为小赵的学校,无论是小赵的家庭信息还是最后被录取的学校和专业,都比较清楚。而作为小赵曾经申请助学款的教育局,也有泄漏信息的嫌疑。
  在文章的最后公安机关表示近期滕州市接到了多起类似于小赵的报案,这让笔者不禁会想到,是不是有更多和小赵一样的准大学生的信息被泄露?如果是那么信息究竟是从哪里泄露出去的?这里笔者提到学校和教育局并不是认定信息是从这里泄漏的,但是这两个地方确实担有保护学生信息的重大责任,应该严于律己谨慎操作,因为某一条不经意间泄露出去的信息就可能带来巨大的危害,而那些背后故意泄漏个人信息的人,比骗子更可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