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寒门强者,让梦想照进现实
  • 2012年08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孔凡勇 郓城县玉皇庙镇孔厂村人 今年考取哈尔滨理工大学
  李章岭 郓城县张鲁集乡李河涯村人 今年考取西藏大学
  王震 成武县天宫庙镇人 今年考取新疆大学
编者按
  他们是寒门强者,从不畏惧苦难与磨难,并学会坚强面对。不管是从小失去父母的李建祥,还是家境贫寒的王震,以及为减少费用而选择边疆读书的寒门子弟李章岭,还有更多的寒门子弟,他们虽然出身寒门,却从不向命运低头。今日寒门强者,明日国家栋梁。他们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回报这个给他们带来温暖的社会。
孔凡勇:从小打工练就做菜好手艺 文/片 记者 崔如坤
  高一时,他的父母因车祸双双离世,留下他和妹妹相依为命。他靠着假期打工挣钱完成高中学业,今年高考他被哈尔滨理工大学录取。这个名叫孔凡勇的寒门学子自信、坚强又乐观。
  今年高考结束后,孔凡勇忙完麦收,就去北京一家饭店打工。直到前几日,回来领取大学录取通知书,“干了四五十天,挣了三千来块钱。”孔凡勇说,这些钱还不到学费一半,他报考的艺术设计专业,一年学费九千块钱。选这个专业,是因为他看好该专业就业前景,而且与他的兴趣相符。“尽管学费挺高,但我相信凭借自己的努力能解决学费和生活费。”孔凡勇自信地说。
  自信来自他的生活经历。虽然孔凡勇的父母都是农民,却从小教育他自立自强。六七岁时,孔凡勇就学着做饭,农忙时,做好饭等着劳累的父母回家来吃;12岁小学毕业那年,就出远门到北京餐馆打工,孔凡勇说,那是他第一次出远门……此后,每逢假期他就去打工,因多次饭店打工经历,如今他还烧得一手好菜,“鱼香肉丝”、“地三鲜”等菜都不在话下,刀工也不错,这次去北京就是在一家饭店做切菜工。打工并没有影响孔凡勇的学业,反而让他更自主学习,从小学到高中他一直是学生干部,学习成绩也名列前茅。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孔凡勇高一时,父母因车祸不幸离世,留下他和当时才6岁的妹妹相依为命。突如其来的打击,孔凡勇含泪离开学校,他要照顾妹妹和家里当时养的几十头小猪。然而,屋漏偏逢连阴雨,家里的几十头小猪纷纷得病不治,还为此欠下一万多元饲料钱。人们纷纷劝他继续学业,这样才有出路,离校一个半月后,妹妹寄养在叔叔家中,孔凡勇重新回到学校。
  “我一定能活出个人样来!”自信的孔凡勇站在破落的家门前掷地有声地说,这些苦难只能让他学会坚强,学会感恩,学会生活,他相信明天会更好。

李章岭:为家减负担选择边疆 文/片 本报记者 崔如坤
  李章岭,今年以539分的成绩被西藏大学录取。谈到报考西藏大学的原因,“边远地区学费低,各种花费少,还选择了理想的专业”李章岭笑呵呵地说,因为家穷,报考学校时,他更多地考虑学费高低及学校所在地的消费水平。
  郓城县张鲁集乡李河涯村,一座没有围墙、没有院门的的院落、3间破旧的瓦房就是李章岭和父亲相依为命的家。李章岭还不满一岁时,他的母亲抛下这个家,杳无音讯。
  “我平时种地,闲时就打打零工。”李章岭的父亲李庆贤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他说,他爷俩有四亩来地,他除了种地外,农闲时就到附近的砖窑厂给人家打打杂,“一天也就挣个三四十块钱,靠不住。”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今年19岁的李章岭从小就学会洗衣、做饭、干农活。村民们都还记得,李章岭十一二岁时,就背着药桶到农田打药,“这么小就干活,真懂事”村民们的夸赞中饱含着心疼。
  生活的艰辛让李章岭坚强而有主见。中考时,他考了581分,完全可以上县里最好的中学,但二中有个奖励高分生政策,他就瞒着父亲上了二中,“当时奖了两千块钱。”李章岭说,这次报考大学,他多方打听,觉得边远地区消费低、花费少便报考西藏大学,“一年学费2800元,专业还好,是通讯工程”。他有自己的打算,“选边远地区算曲线救国,将来考研再考回来,以后好就业。”
  高考后,班主任建议在家等录取通知书,最好不要出远门。李章岭哪听得进去,他要去挣学费。考试完两三天,便跑到深圳一家玩具厂打工,直到老师通知拿录取通知书才回来。“干了一个月,挣了近三千块钱,头年学费有着落了。”李章岭高兴地说。
  “我没啥本事,希望孩子能出息。”李庆贤说,即使家里再穷,他也要让儿子继续学业,让儿子走出农村,不再像他一样与土地打一辈子交道。

王震:打工比大人还卖力 文/片 本报记者 梁斌
  成武天宫镇20岁的王震今年以优异成绩考入新疆大学。父亲自其年幼就精神分裂,干活无望,母亲患肠胃病,常年需服药;20年来,他一直住在七十年代修建的瓦房,睡爷爷留下的木床。可王震没被困难压倒,自小学时就开始在假期打工,干起活来,比大人还卖力。
  王震的第一桶金是小学六年级时挣来的600元。当时,眼看着村中伙伴们无所事事地在暑假玩耍,王震可羡慕了,可一想到下学期的学费还没着落,王震收起闲玩念头,跟着村里大娘大婶到棉花田对花(授花粉)。“小大人干起活来比大人还卖力。”不少村民发出感慨。此后,初二暑假,王震再次走进棉花地对花,这一次,他挣了900元,是他打工以来挣得最多的一次。
  除了假期,即便在上学期间,王震也主动找机会勤工俭学。进入成武一中后,王震的学业重了,可他依然琢磨着自食其力以减轻家人负担,终于机会来了:他首先和朋友在双休日发传单,干了两周,挣了40元,这显然是杯水车薪。王震又申请到学校餐厅帮忙,每天就餐时,同学们有滋有味地享用着饭菜,可王震却在挥动着饭勺,饿着肚子给大伙盛饭。直到人都走了,王震才抽出时间吃剩省下已放凉的饭菜。如此,王震的吃饭费用解决了,他为此坚持了一学期。
  王震说,他知道自己把自己逼得太紧,“可自己都不努力谁还会帮你”,困难的家境给了王震无奈,更给王震带来坚强与乐观。他在刻苦学习之外,还积极参加各项素质教育活动,多次获评素质优秀生并获得奖学金。“老天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只能用它寻找光明。”王震说,进入大学后,他还会勤工俭学,自食其力,也会参加公益活动来感恩社会。


李建祥:捡着废品走进大学门 文/本报记者 邢孟
  李建祥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今年高考,他以604分高分被山东科技大学录取。他从小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虽然生活艰苦,可是他家贫志坚,利用假期打工赚取学费。
  李建祥5岁时,父亲因病去世,母亲改嫁。父亲的离去不仅让这个家散了,还留下一屁股债。爷爷奶奶都是地道的农民,除了一亩三分地再没有其他的经济来源,无奈之下,老两口靠每天捡拾废品供李建祥上学。
  懂事的李建祥从小就跟着爷爷奶奶一起上街捡废品,到上学年龄,李建祥白天上学,放学就帮奶奶做饭,做家务。为赚学费,从初三在一个馒头店打工开始,李建祥每年寒暑假都会到附近工厂打短工。为多赚钱,李建祥总是选择最辛苦的工作,木料场、冰糕厂,都留下了他单薄的身影。
  除了利用假期打短工,李建祥在学校也没闲着,同学们丢弃的饮料瓶在他眼里成了宝,他专门准备了一个大编织袋用来装他捡拾的塑料瓶,为此,学校看门的老大爷还和他发生过争执,因为老大爷觉得李建祥“抢了他的财路”。等到学校放假,李建祥用自行车将自己在学校捡的塑料瓶带回家,让爷爷奶奶卖。
  今年6月高考一结束,李建祥就在家附近的木料场找了一份工作:每天搬运几百斤沉的木头。“有一次差点被滚下来的圆木压伤腿。”李建祥说,虽然这份工作辛苦,但却赚钱多,离家近。
  “长这么大我都没有离开过家。”李建祥说,自己虽然在县城上学,但从来没有逛过县城,这次报志愿之所以选择省内大学也是为爷爷奶奶考虑,“他们的年纪都大了,我要是离家太远,不方便照顾他们。”他还说,这次去学校报到,他要带着爷爷一起去,让爷爷看看自己的新学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