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个暑假孩子花销上万元
临近开学家长晒账本,去旅游上培训班开销最大本报记者孙芳芳
  • 2012年08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补知识、补见识、补特长、补体格…暑假几乎成了家长们给孩子“大补”的最佳时机,随之而来的则是花销的不断增加。临近开学,家长们纷纷晒出账本,记者调查发现,孩子们的暑假消费开支动辄五六千,多的甚至上万元,其中辅导班培训、外出旅游等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孩子暑假比上学还烧钱,当家长的个个直喊“伤不起”!家长都盼望快点开学,结束这烧钱的暑假。 
网友吐槽: 孩子暑期花销大,家长吃不消 
  “吃不消!暑假快过完,我要来算算我家孩子的这笔心痛帐了。”在烟台本地一家论坛上,网友“紫晶凌凌”晒了一份账单,账单上详细列出了孩子暑假的各项开支:“辅导5000+零食1000+比平时多出来的日常开销600+玩具1000+生日礼物2000+特长班1000=10600”。
  “孩子在家里两个月,花费有点吃不消了。”“紫晶凌凌”的感慨引起不少网友关注,网友“牵手缘”评论道:“这也太奢侈了吧?消费不起啊。” 
  “工资真的不抵用啊!”这也引起了许多网友的共鸣,不少网友晒出暑期孩子的花销账单,发现这确实是一笔大数目。
  网友“豆荚”也在网上列出了自家孩子暑假的花费:旅游7天,大概4000元;羽毛球课700元;少年宫围棋班240元。这样算下来,花费也有近5000元。 
  但是也有不少网友对动辄上万的暑期花费提出了质疑,“爱孩子,不一定是物质上无原则的满足,这样会害了孩子,培养一个良好的品质,将来能适应社会生活,才是最重要的。”网友“修心齐家”认为,动辄上万元的花费有些奢侈。  
记者调查:  20位家长中15位花费超4000元 
  孩子们暑期到底能花多少钱,网友们在论坛上晒得热火朝天,记者也进行了一番调查。记者随机选取了毓璜顶小学、金城小学、烟台二中、烟台四中等四所学校的20名家长,就孩子们的暑期消费进行调查。其中15位家长为孩子的暑期花费超过4000元,主要集中在培训、出游等方面。 
  暑假之初,记者曾对金城小学一年级和五年级的学生进行过调查,一年级学生共有91个调查对象,其中77人报了暑期培训班,占了八成左右。五年级共有84个调查对象,59人报了培训班,占了七成左右。175个调查对象中,报了暑期班的有136人,也就是说,近八成的家长给孩子报了各种暑期班。其中不少家长给孩子报了不止一个,多的达到4个。 
  除了上培训班外,不少家长还会趁暑假安排孩子出去游玩。记者从多家旅行社了解到,暑期学生出行占到了70%左右。
  在记者的抽样调查中发现,培训班和外出游玩开销占据的比重最大。
  王先生的女儿就读于烟台毓璜顶小学,开学后就上三年级了,这个暑假女儿辅导班上了四周共1500元;游泳班600元;外出游玩一次,花了2000元左右;每周和别的家长、小朋友聚会一次,每次200元,聚了4次,计800元;孩子零食、玩具比平时多开销了1000元;总计比平时多花费5900元。 
老师建议:  可以尝试让孩子花自己赚的钱 
  短短两个月的暑假,孩子花销上万元,不少家长感叹“伤不起”。然而,在暑假期间仍起早贪黑的孩子们,有多少人真正关注过他们是否“受伤”了?暑假本来是孩子休整、发展个性的大好时机,家长用“烧钱”的方式给孩子过度“进补”,暑假俨然成为了孩子们的“第三学期”。 
  不少老师认为,让孩子们在暑假多参加一些实践活动,尝试自己打工赚钱,让消费和创收并举不失为一种抑制暑期高消费的好办法。 
  “可以让孩子利用暑假找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做,通过打工来赚钱。一来可以体会到赚钱的辛苦、养成节俭的习惯,同时也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与社会交往能力。”葡萄山小学班主任张春雨为家长们支起了招,“家长也可以利用市区现有的一些公共设施,如图书馆、博物馆、公园等,让孩子过一个既充实花费又少的暑假。” 
  对于家长为孩子报名各种培训班的问题,张春雨认为,应该查漏补缺,有针对性地报名,而不是越多越好。
□链接:  三代人的暑假花销
  “一到暑假,钱包指定要瘦身。”这几乎已经成为家长们暑期的魔咒。补课、学才艺、上培训班、夏令营、旅行、购物……虽然暑假的时间只有两个月,但需要花钱的项目却一点也不少。忙着帮孩子“充电”的家长们是否还记得自己曾经的暑期是如何度过的? 
  “那时候哪有什么补习班,学校统一发暑期作业,做完就了事了。书店的辅导书也非常有限,而且几乎不会有人去买。”看到现在的孩子们一放假就泡在各种培训班,“70后”张宇很是感慨,“我们那时候的暑假花费几乎为零,充其量就是在家看看电视什么的。” 
  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刘静是1988年出生的,她回忆称,从初中的时候就开始上各种培训班了,而且每个培训班的费用都在千元左右。 
  而不少90后更是感叹,暑期不过是换个地方继续上课。“记得从小学的时候就开始上各种培训班了,除了文化课,还有各种特长班。”正在上大二的张利岩回忆称,她的暑假里几乎都是被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填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