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五千里路姐姐来东营寻妹妹
在本报帮助下,找到了与妹妹体征相像的人
  • 2012年08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原郝家公社供销社的退休主任张明田给寻亲的记者一行点明了重要的线索。 本报记者 任小杰 摄
  父亲坚持写的信,一次次被退回来,30年的时间,“我们从没放弃希望。”23日,家住浙江省杭州市的张金军在找到与妹妹有关的一点线索后,不顾家人的反对,经过2000多公里的路程,毅然决然地来到东营。经过线索的从有到无、从无到有,一波三折,终于在本报的帮助下,找到了与妹妹体征特点极其相像的人。“我们一家人每时每刻都记挂着她,父母都已经年迈,就是希望能看到妹妹,知道她过得好不好。”
“老两口整晚不睡觉, 坐在床上哭”
  30多年前,1980年3月27日,因为种种原因,父母将18个月大的妹妹送了人,当时抱养妹妹的人,自称他叫张广荣,当年大概30多岁,手上拿着一张山东省垦利县郝家公社供销社的介绍信,据他说是山东省垦利县郝家公社南张大队的人。这是大姐张金军掌握的关于妹妹养父的唯一线索。
  在朋友帮助下,张金军打听到名叫张广荣的家庭住址时,她等不及了。23日,已经40岁的张金军靠着自己的执着和坚持,不顾丈夫的反对,向单位请假后,在堂哥的陪同下,从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来到东营。张金军告诉记者,这点线索是她的希望,是他们一家人对妹妹的期盼,“我们一家人这些年里一直惦记着妹妹,爸爸妈妈也因为想妹妹,这些年过得一点都不开心。”
  张金军告诉记者,自从妹妹被抱养走后,父母无一刻不想念她,“在我们的记忆里,白天,爸妈会像其他家长一样,下地种田,但每到晚上,母亲就会像发疯一样,哭着喊着让爸爸还她女儿,老两口坐在床上一起哭,几乎每天都这样度过。”
  张金军说这些话的时候,眼泪扑打扑打往下掉,她忍着抽泣说:“每当老两口睡不着觉,爸爸就给妹妹写信,唯一的地址就是当年抱走妹妹的人给的,虽然每次都会因为‘地址不对,查无此人’,信件被退回,爸爸也总是不放弃。”张金军擦擦眼泪,“我爸40岁的时候头发就全白了。”
“曾经找到过两个人, 可惜都不是”
  除了父亲的信件,张金军也通过网络等渠道寻找妹妹。“三年前,我把唯一知道的有关妹妹的信息发布在‘大海捞针寻亲网’上,过了几天就有滨州的一个朋友跟我联系,给了我不少帮助,现在已经是我的好朋友了,她叫高燕。”张金军说。
  原来家住滨州的高女士也是小时候从浙江被抱养到山东的,由于两人在核实时发现信息相差太大,肯定了不是相互要找的人,“但是我们两人并没有因此失去联系,相反,高燕一家人都在帮我,给我提供信息。”就这样,在高燕丈夫张先生的帮助下,经过多方努力,打听到了在垦利县郝家镇南张村确实有叫张广荣的人,并且年龄与妹妹的养父差不多,有一个女儿已经嫁到附近的宫家村,同时,垦利县永安镇也有相符条件的人。张金军说,“我今年40岁了,在我有生之年,趁着我还能走动,必须试一试,万一能找到妹妹,就了却了父母的心愿,哪怕有一丝希望,我也决不放弃。”
  23日,当张金军到宫家村找到从南张村嫁过来的女人时,张金军发现她并不是自己要找的妹妹,“妹妹脖子上有一个小小肉瘤样的东西,如果做了手术也会有一小小的疤痕,而她没有这些特点。”虽然张进军很想这个人就是自己要找的妹妹,但希望破灭了,线索中断。
一波三折,希望破灭 到柳暗花明
  经过一上午的奔波,唯一的出路就是找到永安镇的张广荣,23日下午4点左右,记者与张金军一起出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到垦利县永安镇后七村。记者拨打后七村村支部书记刘书记的电话了解到,村里的张广荣从来没有外出工作过,不可能有供销社的介绍信。刘书记告诉记者,村里张广荣虽然有一个女儿,但是年龄与张金军妹妹的年龄不符,并且张广荣的女儿性情与他自家人很像。在不放心的情况下,张金军与记者一起来到了后七村前几任的老会计家中,确认了刘书记所说。唯一的一点线索再次破灭了。
  与此同时,记者联系郝家镇政府相关工作人员,在他们的帮助下,找到了原郝家公社供销社退休主任张明田。当记者一行5人赶到垦利县城找到张明田老主任时已下午5点左右,70多岁的张主任在得知张金军寻亲的艰辛历程后,告诉了记者一条线索,“我当年去公社供销社时是90年代了,对供销社之前的事情不是很了解,我告诉你们一个人,他是供销社的‘活历史’,只要他知道,这个事就好办了。”
  在张明田主任的帮助下,记者联系到了1951年就在供销社上班的郭华山老人,这是寻找妹妹的最后也是唯一的线索了。下午6点左右,到郭华山老人家中的时候,天色已经渐黑,记忆不太好的郭华山老人认真回想着,但表示供销社并没有叫张广荣的人,“有可能他抱养的时候,说的是假名字。”
  在一旁的妻子好像想起了什么,反问:“孩子在脖子上有一个小肉瘤?”张金军拿出了随身携带的全家福,当郭华山妻子看到张金军母亲的照片时,眼睛湿润了,戴上老花镜认真端详,并跟郭华山小声商议,“你看像不像?”“唉,就是他们要找的孩子。”郭华山的老伴边说着边擦眼泪。
  从郭华山老两口的话中,听出端倪的张金军想继续问什么,但是被回绝了,“很像是很像,但不知道是不是你要找的人,要不这样,你们给我留下电话,我跟他们家人商量一下,不管问到什么结果,都给你们打电话,行吗?”看到希望的张金军听到这话已经哭得说不出话来,连连点头。
  当记者与张金军从郭华山老人家里走出来的时候已经晚上7点左右,只能等待消息的张金军不断回想着这90%的可能,也盼望着郭华山老两口的来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