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长课堂:
“礼仪教育”、“挫折教育”至关重要
  • 2012年08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在初中阶段,孩子能否积极而尽快地适应新的学校和集体,能否对新的课程和学校的各项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是否具有较强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能力,会不会应对和处理好偶然发生的事件,这些都与家长的教育有关。
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
  一个孩子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拥有一个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才能为将来的人生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家长对孩子不能只注意在校的学习成绩,也要关注思想品德方面的修养,注意他们在社会上可能受到的不良影响,否则好孩子也有可能变坏,有的甚至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就家庭而言,要着重抓好孩子文明礼仪和健康思想观念的教育,这是形成良好品德的基础。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用适宜的方式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重视文明礼仪教育。
  1、父母要教育孩子衣着得体,整洁朴素,美观大方。男孩子不蓄长发;女孩子不化妆,不佩戴成人的首饰。
  2、父母要教给孩子对长辈或初识者称呼“您”;对教师、社会工作人员称呼“老师”“师傅”“阿姨”“叔叔”等;对他人提出要求时要说“请”;与人打招呼时要说“您好”;与人分手时要说“再见”;给人添麻烦时说“对不起”;得到帮助时说“谢谢”。要使孩子正确使用礼貌用语,一方面,家长必须在待人接物过程中正确使用礼貌用语,让孩子有活的学习教材;另一方面,家长要创造机会让孩子随时随地练习,逐渐形成自觉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
  3、孩子在公共场所的文明举止,既显示出个人的修养,也反映出家庭的教育水平。所以,家长要特别重视并经常利用可能的机会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要善于发现细节。父母应教育孩子热爱父母长辈,有感恩心;友爱他人,有关爱心。
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
  目前独生子女家庭居多、孩子智力开发早、社会影响复杂,家长在培养孩子健康心理上,特别要注重舍得让孩子承受挫折,以提高其挫折的承受能力,便于他们今后能够勇敢地面对生活,战胜困难。
  日常生活中的挫折情景很多,如能使孩子正确对待和处理,都可以达到提高孩子挫折承受能力的目的。就当今孩子而言,可能会在学习、爱好的选择、自尊和人际关系等方面遭受挫折。如:在学习方面,学习成绩达不到理想的目标;在兴趣和爱好的选择方面,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得不到父母的支持;在自尊方面,自己常常得不到教师和同学的信任;在人际关系方面,结交不到与自己讲知心话的朋友等。孩子遇到挫折并非坏事,但陷入挫折不能自拔,就会对孩子身心健康造成消极影响,比如孩子丧失自信心,焦虑、自卑等。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以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对待生活,使孩子不断增强克服困难、不屈服于逆境的勇气和信心。
  在学习上,作为家长应尽量减少孩子们的心理压力,使他们放下包袱,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分数的奴隶,同时还应帮助受到挫折的孩子正视困难,在逆境中不灰心,不消沉,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重新制定学习策略方法,争取下次考好。避免给孩子设定过高的目标,应根据孩子的实际,为孩子做好全面规划,设定全面合理的目标,以利于孩子成长。
  进入中学以后,学校环境和教学要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更高的要求,势必激励孩子产生“长大成人”的责任感。另外,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非常注重自己在同龄人群中、在朋友中的地位,他们力求找到知心朋友,渴望得到别人的接纳与尊重。他们要力争一个独立自主的人格。当自主性被忽视或受到阻碍,个性伸展受阻时,就会引起反抗。对这一现象家长应予以客观正确的认识,帮助他们顺利渡过这一人生中的特殊的转折期。  1、转变观念。不能只重视孩子半成熟的一面,而忽略孩子的成人感这一发展事实。要多换位思考,尊重孩子的成长需要,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
  2、正视亲子关系的变化。进入少年期后,孩子以父母为范型的态度不再继续,代为看到父母也有很多缺点。到这个时期父母切忌说话不算话,糊弄孩子。
  3、以友相待并尊重孩子的自主权。父母与孩子要建立起朋友式的友谊关系,尊重他们应有的自主权与隐私权;遇事多与他们商量,倾听他们的意见。
  4、引导孩子正确接纳自己和自己的变化。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