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刚进大学门花掉爹妈半年收入
新生入学,开销普遍过万,手机、电脑已成必备品
  • 2012年08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本报记者 李晓闻
  接新生的老生们高高地举着本学院招牌。 李珍梅 摄
  25日、26日,海大新生报到。记者采访得知,不少人入学开销过万,手机、电脑都是必备品。与本地学生相比,外地来青学生开销较大,有人开学花费已超三万,抵上了全家半年的收入。教育界人士称,家长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外地新生:算算吃住行,入学花费超过3万元
  吉林新生高经文在父母眼里是个懂事、节俭的女孩,这次入学也没有准备太多行头,不过,新买的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加起来就要差不多1万元。23日,高经文在爸爸妈妈陪同下来到青岛,一家三口的机票花了5000多元,三天的食宿费用也超过了2000元。因为不清楚青岛的消费水平和生活习惯,高经文的妈妈不知道每个月该给女儿多少生活费,就决定先在女儿的银行卡里存上1万元钱。算下来,加上6000元左右的学费和住宿费、购买生活用品的费用,高经文的入学花费已经超过3万元。
  来自云南的新生曹佳敏,“亲友团”有爷爷、爸爸、妈妈、姑姑四人,每人的往返机票3000多元,一家人从云南飞到北京,在北京游玩几天后才来到青岛,单交通费这一项,就花了1.5万元左右。加上手机、电脑和其他行头花费,曹佳敏的入学费用也超过了3万元。而曹妈妈说,他们夫妻俩月薪总计不足5000元,孩子入学,花掉了家中半年的收入。
本地新生:交通开销少,万元左右能搞定 
  相对于外地新生来说,家在青岛本地或者周边地区的新生不仅可以节省不少交通费,有的新生连手机和笔记本电脑都不用重新置办。
  来自胶州的小赵带的行李十分简单,只有一个行李箱、一个旅行背包,随行的也只有妈妈一人。小赵说,她用的手机和笔记本电脑都是以前买的,因为离家近,缺什么都可以回家拿,所以没有特意置办什么。临走时,妈妈给小赵留了3000元生活费,并叮嘱小赵用完了就给家里打电话。小赵的入学花费,只有1万元左右。
  青岛周边地区的新生,行李和开销也普遍要少一些。来自日照五莲的新生张萌萌带的笔记本电脑大约4000多元。“买手机差不多要两三千块钱吧?”听到记者这样问,张萌萌的爸爸摇了摇头:“就是个很普通的手机,一千块多点。”张萌萌的入学开销,在1万元至1.5万元之间。
建议:电脑并非必备品,新生消费莫攀比
  “考上大学不容易,孩子想要什么,我们一般都会满足,但肯定不是无限度地满足,比如手机、电脑现在大学生都需要,那就给孩子买。至于名牌衣服、iPad、相机这些东西,又不是非买不可,这些就是不必要的支出。”新生家长顾先生认为,给新生置办多少行头,要根据实际需求和家庭经济条件。 
  对此,海大一位辅导员王老师认为,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不要进行盲目攀比。王老师提到,大一可以不用带电脑,需要学好基础知识、学会融入集体,如果有了电脑,新生肯定会把很多时间和精力用来上网,对学习和搞好同学关系都会有影响。有些自制力不太好的新生,还很容易因为沉迷上网而放纵自己,影响学业。大一需要用电脑完成的作业并不多,去图书馆、机房就可以。如今手机确实已经成为必备品,但是手机不是娱乐工具,新生买手机够用就好,动辄四五千元的手机,容易让学生产生炫富、攀比心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