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家44口人给百岁老人庆生
老人生活有规律心宽能知足文
  • 2012年08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75岁的大儿子张洪岩(左)和66岁的二儿子张洪喜(右)亲吻母亲百岁老人刘永芳。
  重孙女为老人送上鲜花。
  26日,三里社区的刘永芳老人过一百岁生日。她上至75岁儿子,下至3岁重孙都来祝寿,她全家有44口人。社区给老人送来蛋糕、鲜花和贺寿金。老人说,她的长寿秘诀是生活规律,心宽,能知足。
  她一大家子有44口人
  8月26日,三里社区刘永芳老人迎来一百岁生日。“俺妈生日是1912年阴历七月初十。”二女儿一大早赶来照顾,三儿子送来一碗长寿面。刘永芳老人穿上外孙女送的外衣、孙女买来的裤子,外孙子媳妇送的鞋,全身焕然一新。
  中午11点多,儿孙、亲戚给老人做寿的50多人,差不多都到了,一家人来到饭店。老人全家44口人,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最大的儿子75岁,最小的重孙才3岁。
  在饭店,刘永芳老人,精神矍铄,笑容满面,拉着记者的手连声说“好”。 
  三里社区工作人员给老人送来三层的大蛋糕、鲜花,还有贺寿金,把一顶寿星帽戴在老人头上。小孩们给他们的老老奶奶送上鲜花,唱生日快乐歌。6岁的重孙女舒妍画了一幅画,画的是人们围着蛋糕庆祝生日的场景。重孙女乐渔把几颗漂亮的“珍珠”送给老老奶奶,老人笑得合不上嘴。 
  刘永芳的三儿子张洪东握着老太太的手切蛋糕,把“寿”字先切下来给刘永芳吃,“每年生日都是这样做,祝福老人健康长寿。”一家人其乐融融,生日酒宴一直进行到下午3点多。 
92岁还能做饭
  “老人身体非常好,上下楼梯都不用人扶。”刘永芳的三儿子张洪东介绍,刘永芳除了有点耳聋、走路不大方便之外,身体没有什么大毛病。“睡眠好,饭量很稳定,偶尔有点头痛感冒,她自己知道吃什么药,不用我们操心照顾。”张洪东说。
  “姥姥92岁的时候还给我们做饭吃,最拿手的是油饼和红烧茄子。”外孙女朱晓菡说,“她头发自己梳得很工整,衣服洗了自己叠起来,到现在记忆力还是很好。不糊涂,见到的人都能记住是谁。”
  “早晨7点起床,晚上8点半睡觉,每天上午一壶茶。”朱晓菡说,老人生活非常有规律,“她饭量不大、爱吃素、不爱肉食,每天早上吃一小碗面条,然后活动一下;11点左右喝一壶茶;中午吃一份粥,两个小菜。每天固定睡午觉,下午吃些水果喝牛奶,晚上吃完饭就睡觉。”朱晓菡说,老人很勤快、爱锻炼,80岁以前每天早上都步行到天外村锻炼,现在也经常在家里来回活动。
  “儿女都很孝顺,三个儿子轮流照顾老人,家在泰城的子孙也常来看看老人。”社区工作人员说。
不高兴的事不往心里放
  除了生活有规律、爱锻炼身体,老太太最大的特点是心很宽大,对事情很能看开,也能放下。三儿子张洪东说:“老人心态很好,吃饭、饮食都不很计较,不高兴的时候能给自己开解。不愉快的事情,过去就忘了,从来不留在心里。”
  老人从年轻就很开朗,很热心,经常参加社区组织的活动。她很喜欢和别人聊天,现在不能经常出门,就天天等着下班时,站在楼道里和邻居聊两句。除此之外,老人喜欢爬山、旅游,原来参加过登山队,“现在泰城有什么新景点,我们就开车拉着老人去看看。”
  “原来过得那些苦日子,姥姥从不觉得是吃苦,反而认为她能看到今天的幸福是一种幸运。”朱晓菡介绍,老太太是从苦日子里过来的人,对现在的生活非常知足,很热爱生活。但是她从来不看有关战争的电影、电视剧,她说以前的人太苦了,她不愿意再回忆起从前。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