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昔日茅焦台,今没荒草中
乡贤茅焦解衣谏秦王的历史逐渐被世人遗忘文/片本报记者杨青
  • 2012年08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滨北街道办事处北街路旁屹立的两座碑,左边一座便是茅焦台残存的碑帽。
  茅焦台破损的石碑底座如今湮没在杂草丛中。
  滨州市滨城区滨北街道办事处的老滨城,前身为古渤海府史称的“凤凰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号称古滨州“三台八景”之一的茅焦台遗址便在此处。清朝咸丰年间,武定府知府李熙龄主持编修了《滨州志》,其中记载:“秦茅焦台,在州城内北偏,世传为焦隐所,土人立焦祠于其上。宋大观初改‘元武祠’,而茅像移于西庙,至今犹存。土人呼为茅神台。”在人物篇中,李熙龄首列乡贤茅焦,把他看作滨州人的骄傲。近日,记者便走近滨北街道办事处,找寻往日茅焦台辉煌的历史痕迹,然而世事变迁,展现在记者面前的都已经换了一幅模样……
  茅焦解衣谏秦王
世人筑台念贤士

  关于茅焦解衣谏秦王的故事,在正史《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吕不韦列传》以及小说《东周列国志》中均有记载。茅焦,战国末期齐国人,游历秦国,因为知识渊博,被选拔为客卿。
  秦王嬴政十年(公元前238年),宦官嫪毐与秦王嬴政之母秦太后赵姬行淫私通,且蓄谋作乱。为制止嫪毐兵变企图,秦王嬴政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集结部队迎击。嫪毐兵败,当年秋月被处以车裂之刑。秦始皇盛怒之下,摔死嫪毐与太后赵姬所生的两个儿子,并将赵姬迁于雍城萯阳宫(陕西户县西南)囚禁,下令说:“敢以太后事谏者,戮而杀之,断其四肢。”史载“谏而死者二十七人”。就这样,二十七个进言规劝的人,被当场处死,一时间,没有人再敢进谏。
  这时,在秦国为客卿的茅焦挺身而出,抱着必死的决心进谏秦王。秦始皇没有立即处决他,而是派使者提醒说:“你难道没有见到那些因为来说太后的事儿被杀掉的人的尸体吗?”茅焦回答:“我正是为此事而来。我听说天上有二十八星宿,如今已经有二十七个了,我来就是要凑够二十八之数。我不怕死!”听到使者的回报,秦王火冒大怒道:“这小子是故意来违背我的命令的,赶快准备一口大锅,我要煮了他。”说完,按剑端坐,气势汹汹,召见茅焦。
  茅焦说:“天下之所以尊敬秦国,也不仅仅因为秦国的力量强大,还因为大王是英明的君主,深得人心。现在,大王车裂你的假父,是为不仁;杀死你的两个弟弟,是为不友;将母亲软禁在外,是为不孝;杀害进献忠言的大臣,是夏桀、商纣的作为。如此的品德,如何让天下人信服呢?天下人听说之后,就不会再心向秦国了。我实在是为秦国担忧,为大王担心啊。”说完之后,茅焦解开衣服,走出大殿,伏在殿下等待受刑。秦王政听了茅焦这番话之后,深为震动,知道自己的行为对收买人心、统一天下大业不利,于是,采纳了茅焦的建议,厚葬被杀死的人,又亲自率领车队,前往雍地把太后接回咸阳,母子关系得以恢复。后来,茅焦受到秦王嬴政的尊敬,被立为太傅,尊为上卿。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途经齐国古都临淄,欲寻茅焦,以期借用茅焦之力振国兴帮。茅焦为秦国谏言,使秦国得以平天下,返回齐国后却遭到奸佞诬陷,落了个叛国投敌之名。无奈之下,茅焦离开齐都临淄,北行来到渤海沿岸,居住在蒲柳台西部不远的一个小镇(滨州故城),开始了漫长的隐居生活。时至秦王前来寻找之际,茅焦早以病亡人寰,秦王大为惋惜。为纪念茅焦,后人在茅焦隐居的地方建起茅焦祠以示纪念。如今,茅焦祠已不复存在,只剩昔日乘载茅焦祠的故地高台。
一路寻找皆不知
被人遗忘在街角

  8月25日,记者从滨城区市中心乘车出发到滨北街道办事处北街寻访茅焦台遗址。上午10点多,记者到达滨北镇中心街,沿路向村民打听茅焦台遗址所在。本以为附近村民对此应该都很熟悉,然而让记者失望的是,听到“茅焦台”几个字后,几位村民大都是一脸茫然,摇头不知。
  就在记者也开始怀疑是否真的弄错了地点时,一位骑电动车路过的村民给了记者希望,“我倒是知道个地方,离这儿有点远,不知道是不是你要找的‘茅焦台’。我正好顺路去那儿,带你过去看看吧!”这位热心村民叫刘爱民,今年42岁,家住附近的西关村。
  刘先生骑车带着记者经过东西走向的中心街,来到一条南北走向的道路,“这条路就叫北街。”沿着北街又向北走了几百米,刘先生停下车指着路东侧立着的两块并不起眼的石碑说:“就是这儿了,是不是你要找的地方?”。记者走近仔细一看其中一块较新的石碑,上面刻着“茅焦台遗址”、“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等字样。
  根据碑上文字得知,此碑是滨城区政府于2009年6月立的。旁边的一块碑看起来年代较久,高约100厘米、宽约80厘米、厚约30厘米,碑面上镂刻着两条相互嬉戏的蟠龙,为“二龙戏珠”,纹路清晰可见,正面刻着小篆字体的“重修真武庙拜台记”八个大字,背面则刻着“碑阴题名”四个楷体字。
  “应该就是这里啦!”记者为这一发现欣喜着,一边环顾四周,试图找到台子状的景物。然而,除了石碑后面一条约1米宽的水沟,附近全是普通的民房,并没有特别的东西。刘先生告诉记者,这块碑立在路旁很久了,但自己对于这块碑的事并不了解,一直以为这就是一块普通的石碑,直到前两年旁边又多出那块刻有“茅焦台遗址”的碑后,才知道这碑是个文物。
昔日高高大土台
断壁颓垣没荒草

  记者看到石碑东面人家的大门是打开的,两位上了年纪的老太太正在院子里剥棉花。79岁的张老太太告诉记者,该碑是十多年前村里人挖土挖出来的,一位刘姓村民把它立在了路旁,和这石碑一起挖出来的还有一个底座,现在刘姓村民家后面,但是关于“茅焦台”的情况就不知道了。“把石碑立在路旁的那个人已经去世了,你可以去问问他儿子,他可能知道的多一点。”
  记者在刘先生的带领下,按照老太太的指引,沿着石碑后面的水沟向东走,看到约100米处有户人家,周围是几个大的鱼池,再没别的房屋。记者转到这户人家房子的东面,映入眼帘的一片茂密的杂草,根本看不到有张老太太所说的石碑底座。热心的刘先生带着记者穿过杂草丛,来到屋后,终于在草丛中发现了隐约显露在外的底座一角。扒开草丛,一块一长90厘米,宽50厘米,高50厘米的碑座出现在记者眼前。
  记者和刘先生仔细研究着这底座,上面有依稀的纹路,还有一个长方形的小洞,但不能确定是什么。这时旁边房屋的主人刘继勇走了过来。得知记者是来寻访“茅焦台遗址”的,刘继勇告诉记者,底座其实有两个,眼前这个是比较完整的,还有一个只剩一半,就埋在旁边的地下。传说龙生九子,其一为赑屃(bìxì),形似龟,能负重,这个底座原本就是雕刻成赑屃形状的,只是赑屃的头在70年代时候被砸掉了,所以仅剩现在的样子。
  据刘继勇介绍,北街路旁立着的那块碑只是个碑帽,连同这底座是1998年村里人挖土挖出来的。当时不觉得是什么文物,正好北街路旁有水沟,过往车辆比较不安全,就把碑帽立在那当“护栏”了。至于碑身,刘继勇依稀听老人说,在50年代的时候被拿去修烈士祠了。
  当问道茅焦台所在时,刘继勇笑着说:“这儿就是茅焦台的遗址啊!”“可是不应该是个台子呀?”再次环顾四周,看着周围的茂密杂草、树木,记者很疑惑。“那不就是个台子吗?”刘继勇指着5米远处的树丛说。记者走近,仔细看了半天才发现原来树丛掩盖下的是一个约6米高的土台子。刘继勇告诉记者原来这一片的确是个约20米高,6、7亩地大的土台子,后来村里人都来这挖土,再加上雨水的冲刷,台子越来越小,直到20多年前,原来的大土台基本就变成了现在的样子。后来自己家承包了这块地,在这建了房子,挖了鱼塘。当记者问道有关茅焦台的历史时,刘继勇说只知道古时候有个叫茅焦的人,是秦始皇的一个臣子,在这隐居过。刘继勇告诉记者村里有位80岁的老先生杜根生对茅焦台比较了解。
贤士死谏人渐忘
茅焦故事书中寻

  记者又来到杜根生家中,杜老先生向记者讲述了关于茅焦台的记忆:原来有一条约3米宽的路通往茅焦台,台子上面很平坦,有个院落。院子北面是座由青砖建造的高约5米的庙,东面有两间青砖房,西面有5间土坯房。1943年的时候,西面的5间土坯房是个学堂,杜老先生曾在那上过两年学,但是解放后,学堂就没了。至于北面的庙,那时候村里人都喊它“正公爷爷庙”,据说也叫镇武庙。庙是分成三间屋的,中间的屋里有一座一米半高的铜佛,东间屋里有一座女佛,杜老先生依稀记得那女佛头上挽着发髻。大约在1953年的时候,两座佛被人拉走了,没人知道拉去了哪里。
  杜老先生指着北街路旁立着那块碑帽告诉记者:“当时那碑是完整的,就立在西面5间土坯房的后面。后来四方形的碑身被拿去修了烈士祠,现在就在秦皇台西面的烈士园里。碑身上本来也是刻着字的,但是具体是什么字就不知道了。”
  当记者再次问到茅焦台的由来,以及关于茅焦的故事时,杜老先生摇摇头表示并不知道为什么叫茅焦台,也不知道关于茅焦的传说。后来,记者又寻访了村里的几位80多岁的老人,他们也都不知道茅焦台名字的由来,至于茅焦冒死进谏秦王嬴政的故事就更是无人知道了。
  北街路上,或急匆匆或悠闲走过的老老少少的身影,没有人会转头多看一眼立在路旁的碑帽,人们甚至已经忽略了它的存在。站在道路对面,和那孤零零的被当作水沟护栏的茅焦台碑帽对视……也许,如今剩下的,只有凭着脑海中的想象,才能还原出真实的茅焦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