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年中秋“迟到”,葡萄销售遇冷
老农苦守3万斤葡萄愁销路
  • 2012年08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如今园里葡萄大都成熟,但销售成难题。 本报记者 尹明亮 摄
  本报8月27日讯(记者 尹明亮 实习生 吕一品)从章丘市区往北十来分钟的路程,有一片葡萄园,57岁的刘志海便是这片葡萄园的承包者。然而今年因为闰月中秋节推迟一个月,葡萄销售遇冷,大串大串成熟的生态葡萄让老人犯了难。
  从章丘市区沿明叼路往北,走十多分钟路程便到刘志海老人的葡萄园了。走在园中,一串串紫红的葡萄挂满藤架,一股股葡萄成熟后发酵的醇香扑鼻而来。
  “葡萄栽上4年了,原本是示范园,我从一开始栽种就在这打工,去年园区要对外承包,仗着自己有点技术就承包下来了。”57岁的老刘家在商河,自从包下这片葡萄园,这片地便成了老两口的家。
  老刘告诉记者,葡萄园有6亩,葡萄的品种有十几种,从常见的巨峰,到高档一点的夏黑、美国红提、摩尔多瓦……“其实我能种出梨子大的葡萄,在老家就成功了,明年在这儿试试,到时你们再来看。”老刘说起自己种葡萄的技术,十分自信。
  然而,老刘却对销售并不在行。“往年葡萄熟时正值中秋,很快就卖了,但今年闰月,中秋晚了一个月,葡萄熟了十来天,基本没人来买。”老刘带着记者在园中转了转,除了一些晚熟的品种,有三分之二的葡萄都已熟透了。
  老刘的6亩葡萄,产量3万多斤,如今总共只卖了千把斤。“葡萄熟了,只能在架上呆半个月,如今过了十来天了,说什么也撑不到中秋节了。”老刘只能干着急。
  “承包合同签了三年,孩子们执意不让再包了,今年是第二年,明年就到期了。”言语中,老刘还有些不舍。老伴也说,如今两个人在这儿,生活其实挺舒坦,“没事一起捯饬捯饬葡萄,养点鸡鸭,自己种自己吃,即使有时累点,其实挺好。”
  葡萄架下,十几只土鸡来回穿梭,在园里小屋一旁,几桶自酿的葡糖酒香味浓郁,“每年都酿几大桶,自己喝一点,大多数都送人了。”憨厚的老刘却没想过葡萄熟了卖不出去该咋办。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