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劳动强度大,他患了格林巴利综合征
他说只要自己站着就要上课
  • 2012年09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丁来成老师(中间)和他第一届的两名学生翻看往年的留念照。  本报记者 任小杰 摄
  在东营市最北边靠海的地方,有一所农村中学,在这所中学里任教18年的特级教师默默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身边的学生,他诠释着“一个都不能少”的真理,也讲述着“病后仍旧坚持最后一分钟也为学生上课”的故事,他就是河口区新户中学的老师——丁来成。
□ 只要能站起来 他就一定要上课
  在河口区新户镇中学,全校师生们都知道一个默默耕耘了18个年头的丁来成老师。由于超负荷工作,丁老师积劳成疾,患上了格林巴利综合征。9月4日,记者走进新户中学,走路跛脚的丁老师热情地欢迎我们。
  丁来成工作了18年,带过13年的毕业班。“2004年9月,我刚接过第一届毕业班学生,一连几天我都感觉四肢无力,走路不稳,手也一直发抖,怕耽误学生的课,这样就一拖再拖,当时实在握不住粉笔了,学生们把我扶下了讲台,结果去医院检查才知道得了格林巴利综合征。”丁来成回忆说。
  丁来成告诉记者:“这种病越早期治疗愈后越好,想到学生就不想下讲台。”由于神经受损还差点累及了呼吸肌和吞咽肌,在病床上躺了整整半年,之后才开始慢慢练习用手拿东西、站立、走路……丁来成说:“在我住院期间,我的学生们经常去看我,让我很感动,当时我就下决心,只要我能站立,就一定站在讲台上上课。”
□ 不管哪几届学生 都以老师为榜样
  4日,在新户中学,听说有记者采访自己最敬爱的班主任丁来成。在对面新户小学当老师的张呈林和王洪俊也来到了中学,想面对面告诉记者他们心中真实的丁老师,也表达自己对丁老师的感激之情,感谢他这些年来的照顾。
  王洪俊说,他们那一届是丁老师带的第一批学生,她现在能成为新户小学的一名数学老师,也多亏丁老师的引导。“刚升学的时候还给老师写信,这几年,一直都没表达过对丁老师的谢意与感激。”说起对丁老师的感情,王洪俊心里很不是滋味。“那年初四,我爸爸得了哮喘,家里还有弟弟妹妹,我就想回家帮妈妈,成绩一塌糊涂,丁老师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去我家了解情况,跟我说只有我好好学习,考上学才能帮家里,后来还给我报上师范学校,鼓励我。现在我如愿成了一名老师,我一直以丁老师为榜样,当一名好老师。”
  现在是新户小学语文教师的张呈林对丁老师也有一种说不尽的感激之情。“那几年,我们几个大小伙子家庭条件都不是特别好,一周下来,从家带来的馒头都发霉了,工资不高的丁老师主动找到我们几个,让我们跟他一起吃饭。我们都以丁老师当我们的学习标杆。”
□ 学生的来信照片 是他坚持的动力
  丁来成说,他教学这么多年,得到的最珍贵的就是学生们给他的来信、贺卡还有照片。丁老师说:“这些信件、贺卡,还有我和学生们的老照片是我这辈子最大的财富。”丁老师边翻看这些东西边说:“这是14年前,我的第一届学生写的,他们升学后都会给我写信告诉我他们在新的学期的生活情况,我就会给他们回信,鼓励他们,与他们谈心。”
  记者翻看学生们给丁老师的信件看到,大多数学生在信中都会提到家里的情况、学校里的生活,把丁老师当成知心人。一位叫董颖颖的学生在给丁老师的信中,将大学里的日常生活精确到几点几分起床、几点几分吃饭与丁老师分享,并且还与丁老师探讨人生规划。
  丁来成仔细翻看那些老照片深有感触:“这么多年过去了,我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地,让我很有成就感,我闲下来没有事的时候就看一下这些老照片。这个孩子现在在北京,那个孩子现在在成都。”丁来成边指着照片边说:“这些是我工作的动力,也是我得了格林巴利综合征后毅然站在讲台上的精神支柱。”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