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平价医疗服务市民得实惠
看病报销多 药价大幅降
  • 2012年09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泰山区进行医疗机构改革》1995年1月29日
  泰安医改实施三年来,不断完善新农合制度,稳步推进基本医疗制度,市民享受公共卫生服务带来的成果。1992年开始,泰安市卫生部门就进行一系列探索:人事变革、社区和村卫生室的制度变革,正是这些探索,为后来泰安新医改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新农合更“人性化”
异地也能报销

  “现在新农合都能异地报销了,我花了9000多元,报销了近5000元,负担减轻了不少。”近日,临沂的张晓娜女士说。
  原来,今年5月份,张晓娜来泰安旅游,肚子疼得厉害,被送到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经检查,张晓娜腹部有个直径约8厘米的囊肿。“当时怕异地报销麻烦,没想到很顺利,省了一半多的诊疗费用,解决了不小的负担。”张晓娜说。
  泰安市卫生局工作人员介绍,“小病吃得起药、大病住得起院”,如今泰安多数市民不再为看病就医担心。截至2011年底,全市参合农民381.45万人,比2008年增加13.09万人,参合率99.95%;筹资标准由2008年的6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250元。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70%以上,最大报销封顶线为10万元。
  “第一年买新农合的时候,我们都不愿意买,是村干部不断动员,我们才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买了。现在村民得到实惠了,再不害怕因病返贫了。现在村里不用动员,大家都抢着缴纳新农合费用。”岱岳区山口镇村民王女士说。
赤脚医成历史
社区旁建卫生室

  “以前村民们叫我们‘赤脚医生’,半农半医,学历也不高。现在我们都归镇卫生院统一管理了,成了领工资的人,药品都统一配送。”近日,下港乡乡村医生刘医生说。
  泰安市卫生局工作人员介绍,泰安在城乡全面建立起15分钟就医圈。所有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部达到规范化标准,村民市民15分钟内就能找到医院。在农村,基本达到了“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离乡、大病不出县”,双向转诊,大大减少了诊疗费用。
  而说起村卫生室的改革,泰山区卫生局工作人员介绍,从1992年开始,泰山区卫生局对村卫生室的改革进行了探索,这一探索1994年开始进行推广,为后来的新医改实施奠定了基础。当时,农村卫生市场一片混乱,个体非法行医形成主流,村卫生室名存实亡。“好多乡村医生没有经过学习,只是因为父亲是乡村医生,子承父业也当了乡村医生。”泰安市卫生局工作人员说。当时的乡村医生失于管理,医疗差错、事故时有发生。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泰安推行了农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确定两家乡镇卫生院为“一体化管理”的试点单位,下港卫生院是其中之一。下港卫生院,结合实际情况形成了三制统一原则,即乡村医生的工资制度、聘用制度、养老保险制度都和乡镇卫生院的医生统一标准。在这种制度下,赤脚医生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只有达到中专或者同等学力的乡村医生才能得到聘用。同时,实行了财务统一、药品统一、行政统一、业务统一的四统一管理制度,为村卫生室统一配送药物,进行统一培训。
  当时,乡村医生为了经济利益,各自为战,不愿走集体的路子,乡镇卫生院顶着压力,一家一家进行清产核资,对乡村医生进行统一培训,终于使“一体化管理”初具规模。
  经了解,今年将筑牢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底,落实对乡村医生的多渠道补偿政策,将40%左右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交由乡村医生承担,同时划拨相应服务经费。
重新背上小药箱
医疗服务送上门

  2012年,家庭医生制度在泰山区全面推广,医生们又配备了小药箱,走家串户对居民进行医疗保健。“小药箱还是1986年以前经常背的,没想到现在又重新背上了。”说起小药箱,御碑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长李秋学深有感触。
  李秋学当了一辈子医生,他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就是2000年他个人的卫生所挂牌变成“御碑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泰山区卫生局工作人员介绍,李秋学说的这个是1998年开始推行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这个改革和乡村卫生院制度一体化加上当时的竞争上岗制度是近30年来最重要的三项变革。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后,也实行一体化管理,实行统一进药,统一手续,统一管理,同时对社区居民的医疗保健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家庭医生制度就是其中最成功的探索之一。
  李秋学告诉记者,在1986年以前,他经常背着药箱去居民家中看病。那时候居民都不愿意进医院,有个头疼脑热要打针输液,都是喊医生背着药箱去家里看病。这样做有个很大的弊端,万一出现过敏反映,很难得到及时处理。后来,随着社会发展,1986年之后,居民都到卫生所来看病了。没想到到了2012年,他们又重新背起了小药箱,不过这次他们的职能不是看病,而是对居民进行医疗卫生保健。“从以前的有病看病到现在的无病保健预防,既是制度的进步,也是市民观念的进步。”李秋学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