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读者为晓坤捐了辆轮椅
现在晓坤的医疗费只能靠二姨卖梨来维续
  • 2012年09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唐女士和仰女士将轮椅搬上记者的车。 本报记者 孙淑玉 摄
  本报9月6日讯(记者 孙淑玉) 本报5日、6日连续报道了龙口女孩王晓坤一家连遭不幸,市民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一事。7日一早,市民唐女士就给记者打来电话,要送晓坤一个轮椅。双腿骨折的晓坤出院后终于可以及早返回校园了。
  7日一早,市民唐女士就给记者打来电话,说是看了晓坤的故事,很是感动,孩子这么喜欢上学,应该全力支持她。唐女士家里有一个轮椅,希望记者能帮忙把轮椅送给晓坤。唐女士还歉意地告诉记者,她本想亲自将轮椅送过来,可是脚扭伤了,只能麻烦记者到家里去取。唐女士的电话让记者觉得非常温暖。
  当天中午,记者来到位于开发区黄海小区唐女士的家。唐女士70多岁的老母亲仰女士看到记者,连忙晓坤现在的身体情况,随后掏出100元让记者给晓坤买点学习用品。老人还说:“这个孩子这么爱学习,我们一定要支持她。”后来记者从唐女士处得知,她母亲做了一辈子的小学老师,在学生的身上付出了几乎全部的爱。
  在唐女士的帮助下,记者将一个几乎全新的轮椅搬上了车。在搬轮椅时记者看到旁边有厚厚一摞《齐鲁晚报》。唐女士看着报纸对记者说,“我们家跟你们报纸可是很有缘的,儿媳就是通过你们相亲会找来的!”
  原来唐女士的儿子去年参加了本报举办的“七夕相亲会”,被在台下的丈母娘一眼相中,今年10月下旬,唐女士就要为儿子和儿媳就要举办婚礼。唐女士带记者参观了新房,还一再邀请记者要去喝喜酒。
  记者临走时,唐女士告诉记者记者,“你们举办的公益活动,我们全家都会全力支持。祝愿晓坤身体早日康复,学习成绩天天向上。”
两位好心市民捐款1500元
  晓坤的故事经本报报道后,不少爱心人士给本报打来电话,关心这位坚强的好女孩,更有市民慷慨解囊,希望帮助晓坤一家渡过难关。
  6日,市民迟先生打来电话对记者说,晓坤很让他怜惜和感动,他虽然不是大富翁,但是想尽绵薄之力帮帮这个孩子。
  7日,记者得知,晓坤的父亲收到了迟先生捐赠的500元现金。  
  7日中午,市民韩先生打来电话询问一个轮椅需要多少钱,希望能帮助晓坤上学。得知已经有市民为晓坤捐赠了轮椅,他又提出捐1000元,帮晓坤付医疗费。
  龙口的王女士打来电话,询问晓坤住院的详细地址,她说要和朋友一起去医院看看这个好孩子,看看孩子有什么需要的,帮帮这个孩子。
本报记者 孙淑玉
二姨卖一天梨续一天治疗费
  “每天花费都要八九百,根本支持不住。”晓坤的大姨告诉记者,住院以来,光晓坤一人的治疗费用已花去13万余元。亲戚朋友全借遍了,为了不耽误女儿治疗,晓坤的妈妈选择提前出院。
  晓坤的大姨告诉记者,因没钱交费,在腿部二次手术后第二天,晓坤曾被迫停药,直到亲戚七拼八凑筹了点钱,治疗才得以继续。“现在都靠她二姨卖梨撑着,卖一天梨交一天的钱。”晓坤的大姨担心,这样撑不了多久会耽误孩子的治疗。
  记者获悉,剩下的半月晓坤大约还需1万余元治疗费,虽然有爱心人士的捐赠,但是治疗费的缺口还是很多。如果您愿意伸出援手,想帮帮这个贫苦却又一心想上学的孩子,请与本报记者联系,电话15264520357。如果您愿意为这家人捐款,可汇款至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王积兵(王晓坤爸爸)的账户:6210984560013555562。
本报记者 孙淑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