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体育课上得多,复习时间就少了
新课表让高三学生很纠结
  • 2012年09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学生的课程表。 本报记者 孙国祥 摄
本报记者 杨万卿 付志锦
  中小学课程表进行网上公示,潍坊一时间成为了全国支援素质教育的领头羊,但荣誉的背后也蕴藏着风险。中小学生课程表网上公示后,学校不敢随意更改课程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也少了。但是在目前仍然是分数为王、真刀真枪的高考考场上,这种培养模式会不会让潍坊的学生吃亏?这种争论从课程表上网的那一刻就没有停止过。
  高考班煮成了“夹生饭”
  9月5日,潍坊市中小学开学还没一周,相比较那些心还未从假期里收回学校的低年级部的师弟师妹,高三的学生恐怕是把假期当成“第三学期”度过了。
  记者来到潍坊市一所中学的高三级部时,正是课下活动时间,走廊里静悄悄的,见到三三两两的同学,也是急匆匆来回,脸上尽是焦灼。
  目前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孙倩倩打开网上公布的全市中小学课程表查询,细化到每一个区、每一个学校、每一个班级的课程表,一目了然。
  孙倩倩打开自己母校高三班的课程表,愣愣地看了几分钟,有些疑惑的问:“这样的课程安排,迎接高考能行吗?”孙倩倩回忆起自己的高三生活,只能用昏天暗地、不见天日来形容,课桌抽屉里放不下的书,课桌上摞得丈高的模拟题试卷,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孙倩倩努力了一年,两耳不闻窗外事,才勉强考上了省内的一所重点大学。所以,当历经万苦走过高考独木桥的孙倩倩看到高三的课程表里,一周两节的体育与健康、研究性学习活动时,脸上充满着疑惑的表情。
  经历过高考的人都知道,就算最后回忆起来那段拼搏的时光,是充实甚至带着美好。但身处复习阶段时,除了学习,根本没有心思去想别的,有那个功夫不抓紧消化一下上课学习的知识,真是比丢了钱还难受。
校内打造素质
校外培训应试

  每项政策在发展中必定带来一定的问题。教育部门铁了心要把素质教育大力进行到底,无论是从为学生“减负”、还是社会透明监督的角度,能想到的都想到了。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换课加课的办法行不通,还有个办法,就是把教室转移到课外。但是现在明确规定,严禁在职教师违规有偿补课办班,要说无偿太不现实,于是就出现了一批又一批学校和教师被举报,禁止补课的出发点很美好,但是,有没有真的达到预期效果?有老师私下里说,难道我们不想放假休息吗,不赶进度上完新课,将来高考复习时就会腾不出更多的时间。    
  这种情况下,倒是无意中火了大量的校外培训机构。
  一个让人无奈的事实是,很多学生在校的补课被监督被喊停,课下却奔走在校外培训机构的“小班”或“一对一”辅导中,各地都是如此,校外培训机构办的异常红火。但是,校外培训昂贵的价格和良莠不齐的质量,也让家长们备感纠结。
高考不改革阻碍新课改
  《山东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教学指导意见(试行)》中对所有普通高中课程开设的要求是,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假期11周。社区服务一般安排在课余时间、周末或节假日。原则上每学期分两段安排课程,每段10周,其中9周授课,1周复习考试。每周5天上课,周学时数不超过35,。每学时一般为45分钟。高一、高二年纪每周有3学时机动时间(含班团活动时间),学校可自主安排。   
  按照网上公布的课程,记者联系到几名潍坊某重点高中的高三学生,作为即将参加高考的一批学子,这一年被他们誉为人生最关键的一年。“这些课程不考,学了也没用。”持这种想法的学生大有人在。“教育部门规定了,网上公布课程表,不按照课程表我们就可以投诉。”这样的学生也并不少。
  但就像孙倩倩质疑的一样,不断变脸的课程表,不断主张的素质教育最后,始终还是要踏上一条叫做高考的独木桥。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教师表示,课程不断改革,但教育的其他方面却没有同步改革,对教师来说,学生的升学率是一个最重要的评价,学生也还要按照原来的方式参加没有变化的高考。当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因高考而变得“没用”时,所有课程的改革都变得没有意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