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千余食品违法业户被取缔
27家部门联合监管食品安全,岛城将建食品安全“黑名单”
  • 2012年09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本报曾对食品安全执法检查进行报道。
  市食药监局工作人员在对单位食堂进行检查。(资料片) 董海蕊 摄
本报记者 董海蕊
  6日,青岛市食安办宣布,“食安青岛”行动开展以来,收到举报1214起,兑现举报奖励近万元,取缔违法违规经营业户1000余家。青岛将建立食品安全“黑名单”,上榜单位五年内不得从事食品相关行业。
举报食品安全,奖励近万元
  “食安青岛”行动开展以来,将原先由部门分别受理的食品安全举报电话统一整合到“12345”市长公开热线,目前全市共收到群众举报1214起,核实606起,兑现食品安全举报奖励近万元。
  市食安办副主任白友喜介绍,根据实际情况,青岛市对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进行充实、完善,由原来的12个增至27个。青岛市教育局被列入市食安委成员单位。教育局的加入可以加强学校饮食安全的监督管理,以加大对在校师生的食品安全教育力度,强化食堂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杜绝群体性学生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确保学生在校就餐安全。
  据悉,市食安办将从现在起到寒假前,采取不定时、不定点、不打招呼的方式,联合执法部门对全市大中小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开展最严格的“飞行检测”,检测结果将在全市通报,问题严重的将追究学校校长责任。

取缔千余违法经营业户
  青岛市政府副秘书长、市食安办主任李明介绍,“食安青岛”行动开展以来,全市整改取缔违法违规经营业户1000余家,取缔黑作坊300余个,立案侦查涉及食品安全犯罪案件58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415名。
  据悉,青岛市已经建立了9326人的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队伍,对全市的小作坊摸排检查,“这些小作坊中,条件合格的将为其办理营业执照,对经整改后条件合格,将帮助其办理营业执照。”李明介绍,对不合格的脏、乱、差等小作坊坚决予以取缔。“《山东省食品安全条例》即将出台,届时将会按照条例的规定,进一步对小作坊进行监管。”李明介绍,与此同时,还将继续建设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园区,目前全市已经建成投产园区3处。

岛城将建食品企业“黑名单”
  “下一步,将建立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黑名单’管理制度。”李明介绍,严重违法违规的生产企业将被列入“黑名单”,如使用“瘦肉精”企业、生产加工注水猪肉的单位等,被列入“黑名单”的企业,五年内不得进入食品行业,并将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同时,还将建立市区内三大批发市场派员派驻制度,建立委托社会第三方检测机构开展批发市场驻检和农贸市场、商场超市巡检制度。
  目前,青岛正在建立食品安全战略研究联盟,发挥驻青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技术优势,整合食品行业资深专家资源,并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借助青岛市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技术中心、青岛市食品安全综合检测中心、青岛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中心“三个中心”建设,建立覆盖重点食品供应链全过程的动态监测体系。白友喜介绍,以前这三个检测中心都是质监局、疾控中心和检验检疫局单独使用,今后将综合升级在全市范围内联合开展食品检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