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教乡村学生创新教城里学生感恩
青岛2中老师宫恩超努力让学生乐学、懂得感恩
  • 2012年09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宫恩超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图片由宫恩超提供)
  ▼宫恩超正在给学生上课。(图片由宫恩超提供)
本报记者 蓝娜娜
  不惧农村冬季寒气逼人,无暇顾及留守在家的妻女,青岛2中教师宫恩超,自愿进村支教一年,为农村学生带去自编自讲的思维创新课程,让农村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乐学、愿学。同时,支教回城的他,又将农村学生懂得感恩的优良品格传授给城市学生,让城市学生内外兼修。
互动式创意思维课,让学生乐学
  去年9月,青岛2中通用技术课教师宫恩超,带着满腔热情奔赴平度长乐中学开始为期1年的支教生活。
  提起支教的初衷以及初到农村学校的感受,宫恩超感触颇深。他称,初到平度长乐中学,良好的学校环境和较完善的教学设施并没有让他感受到与城市太多的差别,但在与学生的接触中,却明显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氛围非常沉闷。
  “我在青岛2中教的是通用技术课,这门课就是一节让学生们动手动脑、互动交流、积极创新设计的思维创新课。看到平度长乐中学学生们沉闷学习并且基础知识非常不牢固后,我感觉挺心痛的,之后就开始研究怎么转变他们的学习习惯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宫恩超说,他在教通用技术课之前是一名地理老师,起初到长乐中学支教也是以地理老师的身份过去的,可当地校长得知他也教创新课后,请他积极想办法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乐于学习。
  宫恩超称,同是教授以创新为主题的课程,对待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的侧重点却有所不同。他在对长乐中学150名初一学生进行调查问卷测试后,针对学生普遍表现出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意愿不强但却对农机具等农用机械技术感兴趣的特点,特意回到青岛2中图书馆借阅大量的创新思维课、心理课书籍,并到书店自掏腰包购买相关书籍,结合农村学生的特点自编教案,以期通过鼓励式教育,让学生多参与、多动手、多交流,转变学生的学习习惯。
  “在我的课堂上,不再是平时那种老师讲课、学生被动听课的模式,而是学生积极讨论且动手动脑并行的模式,长时间的锻炼下,许多孩子都喜欢学习了。”宫恩超说。
善沟通的贴心老师,让学生愿学
  在长乐中学学生们的心中,宫恩超老师并不只是一名授课老师,更是一位体贴、关心学生的知心朋友。
  宫恩超称,他在学校里不仅负责给学生教授专业课程,还担负起了班主任的职责,由于他就住在学校里,因此每晚学生自习,他都会陪着学生。“其实孩子们也很渴望能与老师交流,他们很质朴、实在,我们在交流的时候不仅谈论学习的事情,也谈生活上的趣事、难事,了解学生越深,越能知道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宫恩超说,学生们比较抗拒压迫式的强制学习,他们渴望被尊重、被理解,所以他在与学生相处时,会尽量多地与学生沟通,做他们的知心朋友。
  宫恩超还称,如今农村学生的创新能力其实非常强,在他所教授的创新思维课上,很多学生都积极提出创意,不少人还设计出了成品。比如,有的学生设计出了直尺、三角板、量角器等融合于一体的多功能测量器;有的学生将设计理念应用于实际,通过在自家院内撒沙、铺石子,起到自然净化雨水、污水的作用。
  “有一次要求学生以团队的方式,想办法让鸡蛋从3层楼上摔下来不碎,学生们都非常积极,有人用盐水装着,有人用气球层层包裹,有人还设计出了降落伞,他们的创意思维真得很强!”宫恩超说,在动手动脑的主动学习思维方式培养下,很多学生都养成了自主学习、自行组织活动的习惯,活跃的学习氛围明显提高。
妻女全力支持,才得以放心支教
  如今34岁的宫恩超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妻子是一名医生,健康活泼的女儿则是一名二年级的小学生。在支教的1年时间里,宫恩超忙于思考如何改善农村学生的学习习惯,却没有精力花在女儿身上。
  “小学一年级是培养学习习惯的最好时间,在这个时间段里我没能陪在孩子身边,确实有点遗憾。不过,城市基础教育的力度很强,方式也不错,我也比较放心。”宫恩超说,女儿是个很懂事的孩子,其余孩子一般都在下午3点半至5点半就被家长接走了,可由于妻子工作太忙,每次接孩子的时间都要到晚上7点,女儿对此也没有太多怨言。而且,平时在家中,女儿也承包了扫地、刷碗等家务,学习成绩也很好,这让宫恩超很欣慰。
  宫恩超称,他是德州人,在青岛只有妻子、女儿两个亲人,因此支教1年时间里,妻子承担起了家庭的重任,白天要忙工作,晚上要全权负责女儿的学习,非常辛苦。但是,妻子从来没有抱怨过,对宫恩超的工作给予了全力支持。
  “妻子的全力支持让我对家里完全放心了,所以我也能安心投入到支教的工作中,真是很感谢她!”宫恩超说。
把质朴带给城里学生
  今年7月结束支教后,宫恩超并没有松懈下来,在为农村学生带去创新思维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后,他也希望将农村孩子懂得感恩的好品行传授给城市的学生。
  “长乐中学的孩子们经常会围着我,七嘴八舌跟我聊天,有的孩子离我还有十多米,就大声吆喝着跟我打招呼,孩子们质朴、纯真的品行让人很舒服。”宫恩超说,在1年的支教生活中,他感觉农村的孩子感恩意识很强,很多孩子在他需要帮助时,都抢着帮他。
  宫恩超称,在支教的1年时间里,最苦的事情一个是抗严寒,另一个就是自己挑水喝。“很多学生老远看到我在挑水,就跑过来抢着帮我,当时很感动。”宫恩超说,农村的孩子不太计较得失,但凡是帮助了他们的人,孩子们都会倾力回报,这种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让他感动,也让如今回到城市的他经常想再次回去支教。
  “以后给城市学生讲课的时候,我肯定会把支教时候发生的一些事情融合到课堂中,让更多的城市孩子不仅书读得好,内在修养也同步提高。”宫恩超说,今后如果有机会,他不在乎支教地点是否偏远、条件是否艰苦,他还想继续参与支教,让更多的农村孩子享受到先进的教育。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