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筑梦师”坚守山村小学 呵护山里孩子求知梦
文/本报记者张汝树片/本报记者姜文洁
  • 2012年09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朱艳林在讲课,孩子们听讲很认真。
  ▲ 课间一学生在翻阅字典。
  ▲ 学生们每天走山路上学。
  淄川区太河镇幸福村幸福小学,1985年由四个村合力建成,现有100多名学生。20多名老师坚守在这所大山里的学校,守护着孩子们的求知梦,他们中有从教30多年的老教师,也有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
   要当一辈子
 “筑梦师”

  52岁的孟翠云老师1977毕业之后就在乡村执教,1985年到了幸福小学教学,教师这一行一干就是35年。
  “我2009年因为肿瘤做了手术,医生叫我休息三个月,我在家休息了一个月就来上课了。”孟翠云说,学校太需要她了。
  孟翠云在幸福小学教着三个年级的语文课,一天上五六节课,课余时间、晚上时间还要再学习。“我一般早上7点多就到学校,中午在校吃饭,下午5点多回家,有时批改完作业再回家就晚一点。”孟翠云说,教学让她很快乐,因为她觉得她不仅是学校的一名老师,也是建筑孩子上学梦的“筑梦师”。
 “80后”女孩
 扎根山村

  朱艳林老师1986年出生,家住博山,2010年从临沂师范大学毕业后任教幸福小学,是学校三到五年级的英语老师。
  朱艳林说:“我的同学有的做了公务员,有的在国企工作,有时候在人人网上看到他们发的一些旅游的照片,挺羡慕他们的。刚来的时候,觉得条件的确不好,不过我并没有离开的打算。刚开始我住在博山,从家到学校需要两个小时,后来我就住在学校了。”
  “有几个单词发音不准,大家再跟我读两遍。”上课时朱艳林特别认真,学生发音不准或者作业有错误,她都要一遍一遍给孩子们讲解。她说,孩子求知的眼神特别打动人心。

能上学 很幸福
  幸福小学的百余名学生来自周围14个自然村,学校有一半学生是留守儿童。他们每天清晨五六点钟就起床步行上学,家最远的要走10里山路,午饭只有馒头、包子。虽然生活贫困、艰辛,但是能够上学对他们来说就是幸福。
  四年级的孟欣怡,全家5口人,生活全靠父亲一个人打工支撑。孟欣怡说:“爸爸在桓台打工,爸爸从不担心我的学习,因为我平时都会自觉努力学习。”田禧说:“妈妈在家务农,爸爸在梦泉当厨师,他们都没时间送我。我觉得能上学就特别好了,每天走10里路,习惯了也就不累了”。
  “我一天就1.5元的生活费。”孟锦秋说,不光是她,同学们大多一天都只有1.5元的生活费,中午在学校,他们就在学校的小卖铺买点包子、油饼、辣条,回教室吃饭。
  记者在教室看到,孩子们一手拿着辣条,一手拿着馒头,吃起来,很开心地样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