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当老师是幸福的”
本报记者专访部分获表彰老师
  • 2012年09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优秀教师 周禄 本报记者 刘清源 摄
  优秀教师 高宁 本报记者 刘清源 摄
  优秀教师 贺爱华 本报记者 刘清源 摄
  在我们的身边有许许多多的老师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7日,接受表彰的老师只是其中一部分,从他们的只言片语中,我们能感受到孩子纯真的笑脸和老师这个职业带给他们的快乐,对他们来说,当老师是幸福的。
  在第28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衷心地对老师们说声:节日快乐!
爱学生,努力读懂他们
  优秀教师代表周禄来自福山区回里镇黄山小学,说起24年来和孩子们一起走过的每段历程,周禄说他心底常常涌出一句肺腑之言:当老师真好,幸福。
  周禄在任谭家庄完小大队辅导员期间,坚信每个少先队员都是一块金子而耐心培育,鼓励每个孩子在体验中磨练、成长。谭家庄完小少先队参与了很多的学雷锋活动,并被评为“烟台市雏鹰大队”。此外,周禄还经常与青年教师一起探讨教育教学问题,先后有3名教师获得市级优质课一等奖;1名教师获得省级电教优质课一等奖;3名教师获得市科研成果一等奖。由他编辑的《我喜欢玩具》一课的教学设计被编入烟台市教科院编的《科学启蒙》教学参考书第一册中,同时还被评为市科研成果二等奖。
  “如果说我能够得到孩子们喜欢和认可,那是因为我一直在努力地读懂他们,努力把自己的生命和孩子的生命融在一起。”周禄说,教师是他终生追求的事业,正是因为有这份情结,他爱学校、爱学生。(本报记者 刘清源)
对学生讲良心和爱心
  高宁现任牟平二职专招生实习和就业指导办公室副主任,同时还担任旅游专业教师,从事教师职业已达16年。她常说:“我的两个心房,一个装的是良心,一个装的是爱心,我扣心自问时,问的是良心,我倾心付出时,洒的是爱心。”
  高宁说,作为职业学校的老师,教好学生技能技术,将来可以在社会上立足,是每个老师的责任。她一直苦练专业技能,先后考取山东省导游员资格和服务技师、中级茶艺师等职业资格。
  “既要让学生成材,更要让学生才有可用、才尽其用。”这是高宁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自2008年担任招生实习和就业指导办公室副主任以来,她坚持教学与就业工作一肩挑,分管的招生工作每年都能圆满完成招生计划,东北、河北等地学生慕名前来学习。
  身兼教学与招生安置工作,巨大的工作量大大超过了身体负荷,2012年5月的一天,高宁的腰部突发病变,无法行走。7岁的女儿抱着妈妈的胳膊大哭不止。可是她考虑到学校工作繁忙,高宁在家卧床两周,咬着牙坚持局部锻炼,刚刚能够下床了,就又回到了岗位。(本报记者 李楠楠)
教育是美丽的,做老师是幸福的
  牟平区新牟小学语文教师贺爱华,从教已20多年。她说,“班主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更要关注学生的养成习惯和良好品德的形成,让学生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在学生管理上,贺爱华有一套自己的方法。面对低年级学生,通过故事来引导孩子,面对高年级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与学生、家长在网络上沟通和联系,与他们进行心灵对话,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问题。
  在教学上,贺爱华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11年11月,烟台市小学语文优质课比赛中贺爱华的绘本《大脚丫跳芭蕾》,在全市200多名选手中脱颖而出。她主讲的《发现汉字的结构之美》,把优美的芭蕾舞巧妙地融入到课中,通过舒缓的音乐和舒展的动作,让学生感悟到独体字的伸展之美。2012年4月,贺爱华代表烟台市参加了山东省语文优质课比赛,荣获了一等奖。
  “教育是漫长而美丽的事情,教师的职业幸福其实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它从未走远。”贺爱华说。 (本报记者 李楠楠)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