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寻找桃花水母 
文/图本报记者黄广华韩伟杰李岩松本报通讯员包庆淼
  • 2012年09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林益民走在寻找桃花水母的路上。
  林益民在水边寻找桃花水母。
  林益民在研究饲养的桃花水母。
  9年前,他第一次站在水库边上看到桃花水母,这群透明的精灵在初夏黄昏时刻柔和的日光里一张一合,仿佛飘在水中的云朵。这种只在报纸上看过的桃花水母让林益民觉得惊喜又陌生,“心一下子被抓住了。” 
  从2003年开始,泗水曾四次出现桃花水母。而在林益民的追寻中,桃花水母一直存在着,不管是在泗水青界水库,还是家中必须经他许可才能移动的玻璃缸里。只是,这时候的桃花水母换作了另一种并不为人们所熟知的模样——桃花水母螅状体。 
  为了寻找桃花水母,林益民爬过山趟过河,也钻过篱笆。近期,建设泗水桃花水母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项目已通过省内专家的论证。林益民想着,保护区建好之后,能够促使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桃花水母走进寻常百姓家,“那时候想看桃花水母,就不用像现在这样,一遍遍地找了。”

初见桃花水母 他被这些小东西迷住了
  房子正在装修,家里已有几天没人住了。13日中午,泗水水利局水产站站长林益民打开家门,习惯性地先去阳台上看看三个玻璃缸里养的水母。虽然和这群小东西已经相处了半个多月,但49岁的林益民要找到它们,还得摘下眼镜,紧贴着玻璃缸才能看到。 
  在淡蓝色窗帘的荫蔽下,一群透明的小生物悠哉地趴在玻璃壁上,触角轻微地摆着,如同一个个蒲公英的种子。看着这些长度在3毫米-15毫米间的桃花水母螅状体,林益民有着说不完的话。虽然和它们已经认识了9年多,但林益民觉得,早在6亿年前就在地球上生活,比恐龙还早3亿年的桃花水母,还有太多的奥秘他还不知道。 
  2003年6月2日,林益民记得,在泗水泗张镇养鱼的农户给他打来电话,说鱼塘出现很多虫子,让他配点药杀虫子。“他当时描述说圆圆的,一张一合的,担心是寄生虫会影响鱼类生产。因为要对症下药,当天下午,我就到他的鱼塘去看。” 
  而就在“杀虫子”之前两个月,林益民第一次从报纸上看到有关桃花水母的报道。浙江一水域出现桃花水母,这种据说桃花开时始见,有王昭君眼泪传说的陌生物种让水产专业的林益民觉得很有意思,“在书本上没见过,我查了查才知道是国家濒危物种。” 
  开车走了30多分钟,林益民来到青界水库边。在黄绿色的水面上,像拇指指甲盖大小的透明小伞或零零散散,或拥聚一群。“一张一合,”林益民用右手做着扩张收缩的姿势,“我一看这就是报纸上的桃花水母啊!”林益民好像看到了宝贝,马上给泗水县水利局打电话,“它们很漂亮,感觉我的心一下子就被它们抓住了。” 
  之后,市里和省水利部门的专家都来了,确认出现在青界水库的就是有着“水中大熊猫”之称的桃花水母。“对水质要求严格的桃花水母出现在泗水,这是个非常大的惊喜,但是我们对它知道的并不多。”林益民说。 

为寻桃花水母 他爬过山涉过水还钻过篱笆
  2005年,桃花水母没有像前两年一样光临青界水库,但林益民知道,桃花水母一直都存在,只是没有出现水母状体。小伞一样的水母也没有出现在林益民的玻璃缸里,但每年5月底到10月初,林益民都会带上水桶,开着车去青界水库寻找桃花水母。“听说哪里有桃花水母,我就去哪里找。” 
  虽然每年都会10多次去青界水库寻找桃花水母,但林益民都没能再见到“透明的小伞”。2010年8月,本报报道了在邹城大束镇发现桃花水母。看到消息后,林益民开着车就去了邹城。出现桃花水母的洪山水域已经用篱笆围挡起来,林益民没有找到,“心里总觉得有个事,一定要找到它们”。过了4天,林益民又开车去了邹城。拉开铁蒺藜围成的篱笆,林益民爬了过去。当时太阳已经落到西边,在柔和的光线下,林益民在河东岸看到了无数只桃花水母,忽闪着透明的小伞,“心里非常激动,终于又见到了。” 
  2011和2012年,泗水都发现了桃花水母的水母状体,林益民很高兴。

饲养桃花水母 精心呵护却未养出过水母体
  13日下午,记者跟随林益民来到泗水青界水库,在水库边上2米深的水里,林益民摘下眼镜贴近水面去看。而在平时,林益民常常一个猛子扎进水里,从水里随便摸上一块石头或树枝,然后放在桶里带回家中。到了安静的水缸里,蜷缩在一起的桃花水母螅状体就会舒展开,用不了多久,它们就会习惯附着缸壁的生活,并在玻璃缸里捕捉浮游生物,繁殖后代。
  观察玻璃缸里桃花水母螅状体的生长,在林益民的眼中,这是件非常惬意的事情。 
  2004年青界水库中发现桃花水母水母状体,林益民小心地选了几只带回家中养。阳台上多出几只玻璃缸,林益民嘱咐家人,谁都不能动,如果要移动,必须先经过他同意。2个多月后,伞状的水母死了,但让林益民高兴的是,他发现了附着在缸壁上浮浪幼虫,2毫米长的透明小管有的直直地站水缸底部。再不久,浮浪幼虫长出了触角,成为桃花水母的螅状体。
  “书上写螅状体在食物充足的情况下就能长成芽状体,但是我养了这么多年,给它们提供了充足的食物,但从来没出现过小伞一样的桃花水母。”对此,林益民感觉自己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

他有一个设想 建保护区让大家更了解它们
  解开桃花水母身上的奥秘,林益民说,自己可能做不到了,但建立泗水桃花水母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在保护区内开展相关的试验研究,林益民觉得,专家能看到更多。 
  今年8月底,泗水县水利局制作了拟建泗水桃花水母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综合考察报告,希望在泗水县青界水库建立桃花水母的保护区。曾4次出现桃花水母的青界水库有着桃花水母生存需要的良好环境和水质,根据自己9年多寻找桃花水母的经验,林益民特意在106公顷的青界水库中选择了15公顷的核心区。尤其是水库两边150多米的岸线,他每次都能寻找桃花水母螅状体附着的石头,从未落空。 
  9月5日,在山东省第六批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专家论证会上,省内的专家对建立泗水桃花水母保护区给出了积极评价。对申报书进行完善后,这个项目的申报将交到国家农业部。项目通过专家论证,是林益民同见到桃花水母一样高兴的事。 
  “真希望青界水库早点成为泗水桃花水母的保护区。”林益民有个设想,那时候想见桃花水母,就不用像现在这样,一遍遍地找了。

桃花水母
  桃花水母,又称“桃花鱼”、“降落伞鱼”,多成粉色白色,生长于温带淡水中,其形状如桃花,并多在早春桃花盛开季节出现,因此,我国古代称它们为“桃花鱼”。它们是一类濒临绝迹、古老而珍稀的腔肠动物,已有至少6亿年的生存历史,是地球上最低等级生物之一。由于其对生存环境有极高的要求,活体又极难制成标本,所以,其珍贵度可媲美大熊猫,有两种被《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濒危物种。
  桃花水母多以剑水蚤、小线虫、小环虫、小蝌蚪、小鱼苗等为食。一般发现的透明扇状物为成熟的水母体,水母体进行有性生殖产生水螅体,水螅体进行无性生殖产生水母体,这在动物学上称为世代交替。这可以解释桃花水母为何突然出现,经数日或十数日后又悄悄地消失。
  水螅体对环境要求极低,而一旦分离出水母则对环境和水质要求很高。生长最佳环境是无污染、人为痕迹少的弱酸性水质,水温不得高于35摄氏度,若水质受污染,它们有可能在数日之间灭绝。环境适应时,螅状体便自然分离出水母;环境不利时,螅状体便长期吸附于水下或岩石缝中世代生存下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