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学生“回炉”拷问高等教育模式
  • 2012年09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本报记者 李晓闻
   在青岛市第十二届职业技能大赛上,模具设计师和数控程序员两个新兴职业亮相,吸引了不少“回炉”选手参赛。有的大学生甚至毕业后先参加职业培训再来参加职业大赛(本报9月17日C03版曾报道)。
  目前,大学生“回炉”现象已经见怪不怪,有的职业学校甚至专门开设了大学生“回炉班”。长期以来,传统的高校教学模式难以满足社会岗位的需求,大学生就业率连年走低,中专技校毕业生却成了“香饽饽”,不少大学生毕业后求职受挫,只好回职校学技术。这既反映了大学生们经验不足、技能短缺的尴尬,也揭开了现行教育模式的伤疤。
  虽然大学生“回炉”是在就业困境下的一种理性选择,能够加强对自身实践技能的培养,但此举容易造成时间和资源的浪费,使得大学生的成才道路更加曲折。其实,真正应该“回炉”的并不是大学生,而是高等教育机制。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高等教育还是应该按照市场需求来设置专业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尽最大努力实现学校与社会的对接,以提高学生日后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力,尽量避免毕业后“回炉”,减少时间和经济成本的浪费。
  谁都不应为大学生的“回炉”埋单,大学生“高学历低技能”现象是对高等教育模式的一个警示,如何让学生真正适应社会需求,怎样避免教育资源的再度浪费,都值得我们深思。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