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巧妇巧手下 铁丝化神奇
文/本报记者王亚男片/本报见习记者王鸿哲
  • 2012年09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张淑萍女士在自己作品前构思如何创新制作技艺。
  ▼ 张淑萍女士高兴地看着自己的作品。
  ▼ 张淑萍女士在修剪她的“金丝孔雀”。
  □ 老虎、凤凰、蟋蟀、螳螂……她用一根根细细的铁丝制造出一个另类的动物世界。23日,记者来到临淄区张淑萍的工作室,走进她巧手打造的彩丝世界。
□ 灵感,彩丝变金线
  走进张淑萍的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展示柜,柜子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彩丝艺术品,这些东西在她家里随处可见。
  2004年,34岁的张淑萍因为企业改制,买断工龄后离开单位,换过不少工作。2008年,张淑萍边看电视,边把玩着一根铁丝。突然间,一个小鹿的简单轮廓就出现了。
  “接着我又试了试,发现用铁丝做出来的小玩意儿非常逼真。我当时就想,可不可以深入发掘一下呢?”就在这个简单的想法下,张淑萍的“魔幻金线”家庭工作室成立了。
  制作材料由铁丝变为彩色铁丝,工艺品从简单的轮廓到整体造型,从不像到逼真,张淑萍的手工艺品越做越好。
□ 作品,件件独一无二
  缠绕、拼接、镶嵌,每一个步骤都是纯手工制作。
  张淑萍说,因为都是纯手工制作,她的每个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有个朋友想让我给他做一个二龙戏珠,希望两条龙一模一样。我尝试了但没成功。”
  然而记者发现,张淑萍成功的背后也有着很多失败的尝试。在屋子一角,有一件姜太公垂钓的工艺品,看起来非常逼真,却被她扔在了一边。
  “当初做的时候没有考虑清楚,姜太公的船应该是很破的,但是那个作品船做得比较豪华,就废掉了。”张淑萍说。
□ 无奈,仿品开抢生意
  2012年,经过4年的酝酿,张淑萍觉得时机成熟了,就想把工艺品推向市场,在朋友的指导下,张淑萍的淘宝店开了起来。而随着知名度的增加,张淑萍烦心的事也来了。
  “去年南方的一个老板说要跟我们合作,拿走了我们的样品。结果他自己生产了。”说起被骗的经历,张淑萍一脸悲伤。
  “我的网站一推出新的工艺品没几天,就有一个淘宝店仿制我们的产品。”张淑萍说,仿制品只仿制个大概,做的很粗糙,但也吸引了不少顾客。
□ 转变,作品融入齐文化
  网上的仿品影响了张淑萍的生意,那下一步她有如何打算呢?
  张淑萍说,临淄是齐文化的发源地,但是临淄一直没有好的代表性旅游产品,“这就是我的突破口”。
  张淑萍介绍说,她最近在想能不能做一些代表齐文化的东西,将彩丝工艺跟齐文化结合起来,这样产品会更有特色,也更吸引顾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