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办案4500多起,从未被投诉
“沂蒙办案状元”王永涛用智慧和真情赢得尊重
  • 2012年09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王永涛走访诉讼当事人。
文/本报记者 高祥 片/本报通讯员 张明磊
  他被称为“沂蒙办案状元”,被当地人看做老百姓的贴心人,被誉为“劳模+智慧”型法官。他,就是临沂市兰山区半程法庭庭长王永涛,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就是这样一位“全国模范法官”,工作中曾经哭过,笑过,有委屈,也有欣慰,有压力,更有担当。
  光鲜背后有危险>>
调解案件
曾被围在沼泽地

  今年41岁的庭长王永涛打开电脑,当着记者的面调阅他经手的案子。一天之内办理五六件甚至七八件案子,对王永涛来说是很平常的事。从1995年考入法院算起,17年来,王永涛办理了4500多起案件,没有一件错案冤案,从没有被人投诉过。
  十几年前,王永涛和同院的另一个法官为一个经济纠纷案到厦门去调解,进厂不久就被被告雇的社会闲散人员拉上车,车子开到海边的沼泽地里,被人团团围住,无法脱身。“要是当时我们露了怯,很可能就被他们撂到海里去了。”说起那次经历,王永涛说他们现在想起来还有点后怕。
  2009年9月,半程镇工业园内一公司因老板“跑路”,数百名讨要欠薪的工人群情激愤,推倒了公司的院墙。王永涛多方安抚,来回奔波,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多方共赢的解决方案:先托管企业,然后整体评估拍卖,并帮助竞买方解决资金困难,最终工人拿到了拖欠的工资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上,公司也得以正常运转。
调撤结案占八成>>
鸡毛蒜皮小事
都看成大事处理

  “基层法庭接触的大多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对老百姓来说,进法院打官司却可能是天大的事。”凭借多年的办案经验和对当事人心理的体察,王永涛创造性地探索总结出了自己的调解法。利用这个“独门秘笈”,王永涛每年办理的案件中,调撤结案的占到了八成以上。
  70多岁的刘老太几个子女闹矛盾,对她不管不问。2007年春天,老人一气之下将子女告上法庭。庭审中,几个子女你争我吵,老人却在一旁默默流泪。王永涛将老人的子女叫到一边,指着窗外的孝河对他们说:“这就是王祥卧冰求鲤的孝河。孝河冬天为什么不结冰?孝河里的藕为什么多个孔?就是在警示后人要有一颗孝心啊。”一番话让闹了多少年的家庭纠纷很快化解。
重情重义有担当>>
“对待诉讼群众
要像亲人一样”

  王永涛说:“我时常提醒自己,我的一言一行会让诉讼群众记一辈子。所以对他们要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永远怀揣着一颗火热的心。”
  在王永涛经手的一个交通事故赔偿案中,从小没了父母,和年迈失明的奶奶相依为命的小刘因为骑三轮车撞伤人,被要求赔偿三万多元。王永涛接手后,发现小刘根本没有赔偿能力,后来了解到小刘以前曾起诉过一个讨要劳务款的案件,却因被告躲避,迟迟未能执行到位。王永涛多方调查,最终发现了被执行人藏匿的一辆旧铲车,他走了四个小时,才将车弄回来。背上的汗水、脚底的血泡,最终换来两起案件全部了结。
  王永涛告诉记者,他有天晚上坐三轮出租车去看父母,下车后骑三轮车的老人说什么也不要钱。王永涛很诧异,老人说,他曾经因为被车撞断了腿打官司,就是王永涛给判的案,判得又及时又公道,他一直想谢谢法官都没找到机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