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洗碗妈妈”用爱撑起残缺的家
本报记者李蕊
  • 2012年09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刘凤菊在洗碗。
  李欣欣和北站“爱心妈妈”在一起。 李蕊 摄 
  两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夺走了刘凤菊丈夫的生命。此后,为了撑起一个残缺的家,让大女儿生活得轻松,小女儿不再重走姐姐的辍学路。四十多岁的她离家四十多里,走进校园餐厅当起了一名洗碗工。刘凤菊告诉记者,她要用自己的双手给两个女儿重新寻找幸福。
丈夫病逝撇下娘仨
  家住曲阜市息陬镇南元疃村的刘凤菊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虽然那时生活得也并不富裕,但夫妻和睦,一双女儿聪明懂事给这个普通的农家小院带来了不少欢乐。但2009年6月的一天,厄运悄然降临到这个家庭,患有高血压的丈夫突发脑溢血离开了她们。
  “孩子她爸虽然一直身体都不太好,但有他帮衬家里的条件还算过得去。”刘凤菊告诉记者,丈夫未过世时,不仅承担着家里一部分农活,农闲时还经常走街穿巷送蜂窝煤,一年下来也能有万把块钱收入。她表示,那时的自己虽然忙碌,但有人分担,生活的担子也显得没那么重。直到丈夫过世后,所有的生活重担都压在她身上,才第一次体会到作为一个单身母亲的不易。
   “这两年我什么都不敢多想,所做的一切就为了俺俩闺女。只要她们过得好,我苦点没什么。”提起一双女儿,记者在刘凤菊闪着泪花的眼中看到一份坚定。

为了女儿重新振作
  24日15时许,午饭时的活已忙完,晚饭时间还不到。这段时间是刘凤菊一天中最清闲的。经过刘凤菊同意后,记者来到了她在济宁学院的“宿舍”。掀起洗衣房的一角的布帘,一方仅有两三个平方的角落,放置着一张一米宽的木床。这就是刘凤菊与小女儿李欣欣的家。
  在刘凤菊简陋的“家”里,记者发现床上大多数被褥都被她叠好放在了一旁的椅子上。“上面的管道漏水,怕弄脏了被褥,白天都会把它们叠起放在一边。”刘凤菊有些不好意思地向记者解释。
  交谈中,记者了解到,刘凤菊21岁的大女儿在父亲病故后无奈辍学,如今在曲阜市从事服装销售工作。为了更好地照顾年仅12岁的小女儿,让她不再像姐姐一样因家庭贫困失学,同时也减轻大女儿的生活负担,2011年,她经一位亲戚介绍,来到了济宁学院,成为了一名洗碗工。如今所有的开销都靠着这每月800多元的收入。“现在孩子上初中,每年上学也就花个四五百元钱,以后上高中、大学的费用可就高了。”刘凤菊告诉记者,小女儿学习很努力,成绩也不错。她要趁着自己还能干,为孩子攒点学费,但凭着目前的收入想存下钱却很难。
北站帮扶走出困境
  中秋节快到了,24日下午,刘凤菊家里来了几名提着油、月饼、鸡蛋等礼品串门的特殊“亲戚”。刘凤菊告诉记者,她们都是小女儿的“妈妈”。原来,不久前在济宁市妇联组织的“爱心妈妈”帮扶活动中,济宁汽车北站组成的爱心妈妈团体成为了小女儿李欣欣的“爱心妈妈”。
  “汽车北站这些‘爱心妈妈’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刘凤菊告诉记者,自从8月份北站的“爱心妈妈”认了自己的女儿后,她们在开学前不仅给欣欣送来了很多文具,还给她们送来了500元钱。这些钱足够孩子一年的学费了。刘凤菊表示,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她一定会带着两个女儿好好生活下去。“她们的爸爸不在了,我要凭着自己的努力给孩子们创造幸福。”刘凤菊坚定地告诉记者。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