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跛腿偻背挑起赡养六老重担
济南市民刘得山以残疾之躯支撑起一个特殊大家庭
  • 2012年10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刘得山伺候母亲吃药。 本报记者 穆静 摄
  本报记者 穆静
    在济南市市中区兴隆街道办事处王家村,提起刘得山来,村里人没有不竖大拇指的。刘得山先天性驼背,一出生就没有右脚和右小腿,但却赡养了父母和另外4位老人,以自己的残疾之躯支撑起了一个特殊的大家庭。
  结婚成家后
他没有分家单过

  刘得山今年42岁,身高不足1.5米,先天性驼背,没有右脚和右小腿,靠假肢行走。刘得山在王家村开了一家小诊所,靠给本村和附近几个村的村民看病挣钱养家。
  诊所挣钱不多,虽然生活不富裕,刘得山还是毅然担起了赡养父母和另外4位无儿无女的老人的重担。
  4位无儿无女的老人分别是刘得山的爷爷、大伯父、大伯母、二伯父。爷爷并不是刘得山的亲爷爷,而是论辈分叫爷爷,由于家境贫寒,一辈子未成家。大伯父和大伯母没有孩子,二伯父是抗美援朝的老战士,在一次战斗中右腿负伤,无法干重活,也未成家。
  刘得山小时候,与父母和4位老人住在一个大院子里。2000年,刘得山结婚了,不少人劝他分家单过。在村里盖个房子花不了几个钱,几年里刘得山也攒下一笔钱,有能力盖起房子。但望着父母和其他4位年过六旬的老人,刘得山没有这么做。“老人们年纪越来越大了,需要人照顾。住在一起我可以时时照顾他们,如果分开了,万一老人们有个啥事情,我赶不过来怎么办?”
最忙的时候,
连喝水的空都没有

  结婚十几年来,刘得山都是家里起得最早和睡得最晚的人。每天早上5点多,刘得山就起床,准备好出门为病人看病的药包,再到老人屋里把老人的尿盆倒掉,然后伺候老人们吃饭,给老人喂药。而晚上,等老人们都睡下了,刘得山检查一遍他们的被子是不是盖好了,门是不是关好了,才放心地睡觉。    
  因为村里交通不便,谁家如果有人病了,刘得山经常要上门看病,忙的时候一天要到20户居民家里看病。赶上家里老人们生病时,他除了要出诊外,还要照顾老人。
  如果活动过多,刘得山假肢与右腿接触的部分会磨得很疼。到了冬天,由于血液循环不好,刘得山的右腿很凉,冻得发紫。往往气温还没到零度时,右腿就会冻伤冻破。“一走路钻心地疼,但要出诊,还有老人要照顾,只能忍着。”
  “老人们身体都不好,有时候三四个老人一起生病。”刘得山告诉记者,赶上老人一起生病的时候,是他最忙的时候。这时候,刘得山尽量在上午出诊,下午或晚上在家给老人们输液。老人一生病胃口不好,为了给老人们加强营养,刘得山和妻子都想着法儿地给老人做菜做饭,每天变换花样。从早上5点忙到晚上10点,刘得山一天连喝口水的空都没有。
  在刘得山的悉心照料下,大伯父和大伯母都活到80多岁,年过九旬的爷爷则在今年4月份去世。目前家里还有父母和二伯父三位年过七旬的老人要照顾。
孝心感动乡里
赢得社会赞赏

  2011年,刘得山的爷爷生病,医药费花了近万元,几乎是刘得山一年的收入。刘得山告诉记者,每年为老人们看病要花费他大半的收入,但他始终没有一句怨言。
  “一个壮小伙子照顾父母都挺有负担,何况他一个残疾人照顾了6位老人啊。”刘得山的孝心感动了无数的人,成为街坊邻居传诵的佳话。
  王家村的乡亲们都说,正是由于刘得山,刘家一直没有拆开过,没有儿女的爷爷和俩伯父也才有人养老。
  “我身有残疾,小时候爷爷、伯父不嫌弃我笑话我,而是很照顾我,他们上了年纪我怎么能忍心撇下他们。”谈起照顾老人的原因,刘得山的话语朴实而坚定。
  刘得山身残志坚、赡养老人的事情传开后,不但得到了乡亲们的尊敬,同时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2005年,刘得山家被评为济南市市中区“十星级文明家庭”,2006年被评为济南市“十佳泉城文明人家”。2007年,刘得山被评为“济南市道德模范”,2009年被评为“山东省道德模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