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
稳中要进开新局
  • 2012年10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积极探索构建“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标准化采购、信息化提升”的“四化”管理新模式。
  技术集成实现海油陆采。
  国内首口裸眼12段水平井压裂取得成功,图为非常规压裂施工现场。
  这是一组闪光的数字。
  2012年1—8月,胜利油田累计生产原油1834.18万吨,同比增加13.36万吨;初步落实探明储量8200万吨、控制储量8600万吨、预测储量8000万吨,完成全年三级储量任务基本在握。
  胜利油田是开发了50多年的老油田,在去年经历了“发现50周年10亿吨”的辉煌之后,何以继续保持箭头向上?
  胜利石油管理局局长、油田分公司总经理孙焕泉告诉记者:“责任铸就胜利。在新的起点上,胜利油田不但要稳住产量,还要转守为攻,打造世界一流,实现率先发展,继续为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贡献!”

转变思路谋上产
  2012年,胜利油田的原油生产任务是2750万吨,比去年增加16万吨。
  当这一决定在胜利油田2012年年初的党委扩大会议上宣布时,胜利人更加明晰自己的使命——稳中要进,进中求新。
  稳产都难,还要上产?真的能上吗?作为一个勘探开发了51年的老油田来说,在连续16年稳产2700万吨后,要在奇迹的基础上再创奇迹,实在是一个莫大的考验。
  办法总比困难多。为了找到胜利油田上产的砝码,一场“思想再解放、观念再转变、潜力再认识,推进科学发展”的大讨论在胜利油田迅速展开——召开专题研讨会、务虚会、处室长论坛,组织12项专题调研和7个方面的发展机制研讨。
  油田领导的各项调研与座谈更加频繁:从老油区的稳产,到非常规油气藏的勘探开发论证会,再到召开出国访问学者座谈会……每一项都为胜利人增加着上产的信心与筹码。
  胜利油田专家外引前苏联和美国油田开发实例,内引大庆与大港油田开发效果,最后一致认为,虽然胜利油田地质构造十分复杂,而且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期,但是通过技术创新将采收率提高到50%是有可能的,而且稠油、低渗、海上等油藏的采收率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此外,一些先进的开发技术早在几年前就做了基础储备,比如三次采油,比如稠油热采技术……
  不仅东部稳产有望,西部新区春风、春晖两个油田的发现,让胜利人对西部13万平方公里的勘探有了足够的信心——胜利油田有条件上产。
  2012年1月11日,胜利油田党委扩大会议上,调整后的“十二五”规划新鲜出炉:五年新增探明石油储量7亿吨、天然气储量50亿立方米;到2015年,胜利油田原油产量达到2760万吨,奋斗目标2840万吨。
  从2734万吨/年到2840万吨/年,看似106万吨的跨越,看似平均上产幅度只有23万吨/年,实则背后需要一个中型规模油田的强大支撑。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3000万吨/年以上的高速开发,到如今2700万吨/年的持续稳定开发,胜利油田自然递减率虽较好地控制在16%左右,但仍相当于每年要递减掉一个年产400多万吨的中型油田。十多年来,胜利人都为填补这400多万吨殚精竭虑。现在,每年再增加23万吨,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然而,对胜利人而言,压力便是动力。其实,他们更大的动力是做先行者。“虽然胜利油田上产的增量看起来并不大,但是如果期间能够探索出一套东部老油田上产的路子,那么整个东部油田都可能焕发‘第二春’。”业内专家这样表示。随之,胜利油田新的发展路线图也被勾勒出来,确定了资源、市场、一体化、绿色低碳四大发展战略,形成了做大油气主业、做强专业板块、做优矿区服务、做实油地合作四大发展路径。
  在油气主业上,胜利油田瞄准“东部硬稳定、西部快上产、非常规大发展”的战略目标,周密部署实施三大会战。油田围绕“十二五”目标,瞄准“海上、低渗、稠油、三采、水驱、西部、非常规”7个主攻方向,加强开发理念创新和开发方式优化,努力实现稳产增产。同时,谋划、论证、明确了“西部、海上、低渗、非常规”4个百万吨产量增长点。
  至此,一幅新的发展蓝图在胜利油田徐徐展开。
全员打响新会战
  进入2012年,胜利油田从上到下都弥漫着会战攻坚、增储上产的气氛。
  东部硬稳定、西部快上产、非常规大发展,新时期“三大会战”紧锣密鼓、在东西部同步展开;从机关到基层,从后勤到一线,全面动员、全员参与。
  “这次会战是一场大仗、硬仗,也是一场攻坚战、突破战。不仅事关当前,更影响深远,是油田在第二个五十年的新起点上开展的新会战,要通过管理、技术、组织运行创新,提高会战效益。”在会战动员会上,孙焕泉这样寄语油田广大干部员工。
  在增储上产面临重重困难的情况下,会战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科技进步。行业人士如是说。
  认识的深度决定行动的力度。胜利人坚持科技先行,吹响了把三大会战打成高科技会战的冲锋号。
  ——加强实验室建设。在继续加强油田原有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同时,加强非常规油气藏勘探开发实验建设,并已初具规模。
  ——开展先导试验。围绕打造“四个”百万吨产量增长点,成立由油田领导任组长的攻关团队,低渗透油藏CO2驱提高采收率、单56超稠油油藏蒸汽驱、井网调整非均向复合驱等四类17个先导试验有序推进,3项集团公司重大先导试验已取得初步成果。
  ——加大新技术推广。重点加大了特超稠油强化热采开发配套技术、水平井完井技术、捷联式自动垂直钻井系统等配套技术的推广力度,扩大应用规模,提高应用效果。
  行动的力度决定成果的丰度。
  在非常规会战中,科技工作者按照“边引进学习、边应用提升、边自主研发”的思路,攻关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平井裸眼封隔器多级分段完井技术,最大分级数达到15级,关键性能指标与贝克休斯工具相当,成为中国石化自主研发工具最早下井试验并取得成功的单位。樊116区块钻井周期控制在30天以内,其中樊116-2HF井钻井周期20.4天,建井周期37天,创中石化非常规井钻井和建井周期最短两项新纪录。
  在西部战场,胜利将士建立集成技术创新模式,探索形成了被誉为“革命性技术”的HDNS(水平井+降粘剂+氮气+蒸汽)采油技术,为会战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支撑。油田采收率达到35%,比国内外浅层超稠油平均采收率高17%。“春风油田排601浅层超稠油HDNS开采技术”获油田分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其中三项核心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
  依靠科技进步,今年前8个月,胜利油田勘探东西部两线展开,新老区梯次推进,非常规进展顺利,油气勘探取得新突破。
  如果说,科技为会战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的话,那么创新管理模式则成为会战提质提效的驱动器。
  作为胜利油田“十面红旗”之一的孤岛采油厂作业519队,探索实施了“百道流程无缝隙、千个节点无疏漏、万道工序无瑕疵”的百千万工程,对常用的56道施工工序测算出标准时间,以此为基点,将压缩时间5%-7%作为提速提效的标尺,排出了单井作业计划运行大表,对作业工序细化出了193个标准作业的节点,施行定时定质的作业运行,实现施工操作标准化,单井施工时间比原来减少4小时。
  这是胜利油田探索建设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标准化采购、信息化提升“四化”管理模式的其中一例。
  面对新的目标任务,胜利油田积极践行“经营一元钱,节约一分钱”的理念,深入推进“四化”管理、一体化管理、全员成本目标管理,推出胜利采油厂22队、孤岛采油厂作业519队等10个标杆队,推广现河采油厂生产一体化运行管理、滨南采油厂“分矿区、分年限、等寿命”精细管理等经验,以点带面,为油田高效开发、科学发展注入了活力。
  胜利油田集输总厂推行“零成本”维护,让每名员工找到属于自己的管理坐标,发自内心地过“紧日子”、算“节俭账”,将过去的“一喊、二要、三报告”变为现在的“先修、再补、自己干”,实现了成本的有效控制。“自‘零成本’维护工作开展以来,集输总厂员工自营工作量达12000余项,累计节约成本426万元。”该厂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朱承惠欣喜地告诉记者。
  2012年,胜利海上油区配产275万吨,比去年增加15万吨。然而,由于海工进度对生产的影响,年初,原油产量一直在计划线以下运行。为扭转被动局面,胜利油田积极推行“勘探开发工程一体化、生产运行衔接一体化”管理模式,优化部署、优化运行。今年1—8月,胜利海上油区产油179.8万吨,踏年剩余水平运行。  稳中要进,胜利油田开新局。
  (刘彦国 卢太昌 朱向前 李新刚)
油地合作展新颜
  2012年“五一”前夕,山东胜利水务有限责任公司在胜利油田供水公司隆重举行揭牌仪式。水务公司将利用现有的土地和水库资源,与东营市搞好共同开发,实现互利共赢。
  这是胜利油田树立油地合作新思路,坚持融入地方、借势发展、合作共赢、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又一例证。
  胜利油田主体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在山东省的工作区域涉及东营、滨州、淄博、潍坊等8个市的28个县区。2009年,随着西部13万平方公里的勘探面积交给胜利油田,其工作区域扩大到新疆、内蒙古等5个省、自治区。发现50多年来,油田累计生产原油10亿多吨,累计上缴利税7000多亿元。
  2012年3月29日上午10时,山东省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2011年度山东纳税百强排行榜新鲜出炉,胜利油田分公司以197.19亿元的纳税额再次雄踞山东省纳税企业第一名。这样的排名已经是连续很多年了。
  其实,对于胜利油田来说,纳税只是履行社会责任的一个方面。胜利油田作为国有企业,如果说确保国家能源安全是其首要政治责任,创造效益推动发展是其根本经济责任的话,那么,融入地方,奉献社会,主动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则是其一个永恒的命题。
  去年以来,胜利油田确定了融入地方、借势发展、合作共赢的工作思路,把油地共建作为实现新发展的重要途径,用大智慧办成大事情,大思维谋得大发展,大平台实现大合作。深化油地合作顶层设计,建立有规划、有平台、有机制、有投入、有回报的合作模式,充分利用自己的各种优势资源,在市政建设、公共事业、和谐环境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最终达到企地共同发展的目的。
  胜利油田在石油装备制造方面有着天然技术优势,现有8个二级单位、9家改制企业参与到东营市打造石油装备制造基地的建设中,涉及石油装备研发、仪器制造、海工建造等业务,其中高原、孚瑞特等改制企业在全国同行业处于排头兵位置。
  以自身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胜利油田形成了助推东营市打造石油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的基本思路:
  ——加快产业资源整合,共建石油装备产业联盟。对从事石油装备、仪器及工具研发制造的主体单位给予政策支持。制定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分离高度竞争的同类产品,建设高精尖产品板块,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重点在工艺、技术、新产品研发等方面支持油田改制企业,促使各企业提升产品档次,扩大生产规模,建成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辐射带动力和各具特色的龙头企业。
  ——油田还利用自身的智力资源,为地方发展石油装备制造业提供科技支持。油田在致密砂岩、页岩油气、滩浅海等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前沿形成的研发成果以有偿转让方式或以技术入股方式提供给从事石油装备制造的企业。
  鼎力合作促共赢。目前,东营市已建成全国最大的石油装备制造产业基地;西城建设改造顺利推进,西城市容市貌正在发生明显改观;油地联合实施渤海小区公共租赁住房项目竣工,首批符合条件的职工领取了钥匙;在滨南、现河、孤岛、临盘等4个区域试点的油地协调区域化管理取得成效。
  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胜利油田还以建设“高度负责任、高度受尊敬”企业为目标,大力实施绿色低碳战略,推进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努力做到污水不外排、污油不落地、废气不上天,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近年来,油田COD、SO2等污染物排放量均控制在省市下达的指标以内。
  在新的发展阶段,胜利油田将以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的优异成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