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炉包:忘不掉的美味
  • 2012年10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包啦——热的!”
  一声诱人的呼喊划破长空,像高亢的劳动号子,似优美的民间小调,宛若勾引馋虫的小手,随着那声悠长的叫喊让你至今忘不掉,甚而会永远深藏在你的记忆里。我曾想,这好像是只有在家乡高密才会享受得到的,尤其是在农历四月初八大山会上,更是独特的风景一道。不,如今在山东省的一些大城市甚至首都北京也可以品尝得到。高密小炉包已经成为山东名吃,香遍全省飘香省外了!然而,我还是忘不掉过去的味道。
  麦子返黄了,农民的脸上也泛起了微笑。心里便在盘算着怎样收获,盘算着怎样装满粮囤子,盘算着今后怎样过日子。麦收之前这个大山会便是置办麦收物品的好日子,更是人员最集中的日子之一。我们这些小孩子全然不顾大人们的心思,来到山会上只有两件事:一是玩,看光景;二是吃,小炉包。
  挤在人堆里看光景是件累人的事,只有那声诱惑力极大、穿透力极强的“包啦——热的”才是我们的最爱。听到这叫喊声,我们会像泥鳅一样从人空子里钻出来,手里攥着哭闹着从父母身上掏出来的几毛钱,猫儿闻着腥味一样循着那诱人的香味飞奔到打炉包的摊前,瞅着那雪白的炉包,望着那金黄的嘎渣儿,嘴里的涎水就会不自觉地流下来。嗓子里就像钻进了小虫子,肚子也会咕咕叫起来,忙不迭地递上那几毛钱,顺手拿一片向日葵叶子,双手托着,眼瞅着那几个热腾腾的小炉包落到叶子上。双手捧着跑到墙边找块砖头坐下,一手抓着炉包往嘴里填,一边还瞅着那炉包摊,瞅着那打炉包的炉,生怕它们飞了、跑了。再看那小炉包不大,像小蒜头。可真香!咬一口,直冒油。馅是白菜、猪肉的。白菜似熟非熟,一咬有咯吱咯吱的响声(这自然是高密炉包最具特色或者是最绝的一点,也是最有名的一点)。偶尔咬着一块囫囵肉,烂烂的,香香的,含在嘴里好长时间不舍得咽下去。更有炉包肚子底下那层金黄酥脆的嘎渣儿,一咬嘎嘣脆。粘附在炉包肚子边儿上的更是薄如蝉翼,焦黄透明,舔在嘴里就化,美不可言。这种手艺我想只有打高密炉包的人才有,对那打炉包的便有了几分敬意,就边吃着边瞅那炉、看那打炉包的人。那炉是圆圆的,底是平平的,生铁的,擦上油亮亮的,那时候还不知那油是猪油还是豆油、花生油,如今的炉包是用上等的花生油的。放上包,吱啦响,浇上水,周围咕嘟咕嘟直冒泡。盖上盖子,不消几分钟再瞅瞅,一个一个炉包就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一铲子铲起来仍是一个整体。整体的底部是金黄黄的一片。炉底下,麦秸草正被烧得毕剥响,这一边,一盘炉包就已经被一抢而空。
  以后进了城,我还怀念那呼家庄、拒城河大山会上的炉包,总觉着那是最地道、最好吃的美食。没想到在城里也会有。像比较有名的“林三炉包”就很好吃。我便知道了,美食是可以流传的,风味是可以共享的,便开始注意和研究起高密炉包来。
  高密炉包是以香、焦、酥、脆、菜生、肉熟著名的。据传说,高密炉包是从汉朝名将韩信手下的厨师手中传下来的。楚汉相争的时候,韩信在高密指挥“潍水之战”,在当时的战场上至今还有韩信沟、张鲁祠的所在。那厨师为韩信做过炉包,很得韩信赏识,这手艺被从当地招来帮厨的“偷”学到了手,一辈一辈传了下来。到清朝末年,呼家庄的王家、徐家,夏庄的张家(“公顺”)就开起了炉包铺。民国时期,呼家庄就有了几十户人家打炉包。他们推着小推车,带着篷布、炉、面、菜、柴草等四集遍赶打炉包,一年四季不断。呼家庄的徐家还在高密城的神仙巷安营扎寨打炉包。呼家庄王家、徐家的传承遍及高密的二十几个村庄,远到潍坊、青岛、北京等地。解放后,高密的国营、集体饭店都把炉包作为传统名吃传承下来,并不断发扬光大。
  如今,在高密城,几乎所有的饭店、酒楼都把炉包作为面食招牌,还根据人们的喜好,分素馅和肉馅两种融为一炉,味道上佳。这也引起了外地人的青睐,一些大城市有了高密炉包店。十年前,我曾应约在市政府招待所接待过省美食家协会的专家,他们对高密炉包很有好感。不久,高密炉包被评为“山东名吃”,树立起了品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