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莫言作品进教材,你怎么看
多读书就没有读不懂的作品,专家认为没问题
  • 2012年10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观摩活动引发了很多老师的兴趣。 记者 李楠楠 摄
□本报记者 李楠楠 qlwbjryt@163.com
  本报10月16日讯 “现在课件很丰富,各种资料也很丰富,只要静下心来仔细品味,没有读不懂的作品。”16日,烟台市莱山区书香校园建设现场会议在烟大附中举行。会上,烟台市教科院副院长管锡基对近期热议的“莫言作品入选中学生教材”一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现在读书存在的问题有3个:读书面窄、读得肤浅、读得次数少。”管锡基在会上说,现在莫言很火,你可以读《丰乳肥臀》,也可以读《红高粱家族》,但是要整体了解和把握,你最好把莫言各个阶段的作品都读读,不然只能一知半解。
  此外,好作品不妨多读几遍,像《论语》,读的次数多了,会有更深刻的体会。
  最近,有关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作品是否该入选中学生教材的话题引起热议,有专家担心学生读不懂作品中的魔幻现实主义。“由于年龄和经历的原因,孩子对很多作品的理解不深。但同时也从另外一个方面反映出,目前学生书读得不够,积淀不够。所以我们应该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孩子多读书,读好书。”管锡基说,现在孩子的生活环境和作品中的生活环境不同,可能也会造成文章不好理解,但这也不是问题。
  “我们的老师不少都有农村生活经历,可以以自身经历来讲解,而且现在课件很丰富,各种资料也很丰富,只要静下心来仔细品味,没有读不懂的作品。”管锡基说。
倡议 学生要读书 老师也要读书
  “烟大附中的做法很新颖也很扎实。”烟台市教科院副院长管锡基说,书香校园建设不光是让学生来读书,老师读书也很重要。因为老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很重要。
  “但现在老师的读书量还是少,基本就是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以及叶圣陶的那几本书,这远远不够。”管锡基说,很多老师都是从学校出来后直接来到学校工作,社会接触面不广,在很多方面只能称得上“菜鸟”。“读书可以让我们了解他人,了解世界,更好丰富自己。”
  “读书需要长时间积累。”管锡基说,很多老师反映不读书的原因都说“时间不够”,其实时间不是问题,读书需要培养兴致和心情。“所以我们启动书香校园这个平台,不仅有制度,还给老师们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记者现场看到,烟大附中老师已经先后出版了3本读书随笔。
  “读书已经成了老师们的一种自觉,一种习惯。”烟大附中校长周振祥说,不光老师,他也经常将读后感写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观摩 不少老师 现场“学艺”
  “看看人家学校孩子的字写得多好,这边还有家长的作品呢!”16日,烟台市莱山区书香校园建设现场会议在烟大附中举行,来自全区中小学分管校长、学科带头人以及语文教师来到现场观摩,不少老师站在读书活动看板前聚集在一块互相讨论着。“原来读书活动可以这样搞啊,今天来好好记着,回去咱们也试试。”
  老师们不光讨论,有的还拿出笔和本边看边记;有的实在记不过来,干脆掏出相机和手机拍下来。还有的老师在观摩了杨静老师的读写课后,主动索要课件回去学习。
  “有资料显示,小学生一年可以达到一年80万字的读书量,那5年下来就接近500万字,很可观,对学生的成长具有积极意义。一个人的阅读史,也是心灵成长史。”烟大附中校长周振祥在介绍学校经验时说,学校书香校园建设从2009年开始,已经连续举办了四届读书节。通过师生共读一本书,家长孩子共读一本书等一系列活动,让师生的读书热情大为提高,目前已经结集出版了多部作品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