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合校后,济宁十五中一校两区 “万变不离其宗”
机会同等、资源同享,不断完善和提高学校的整体教育水平本报记者马辉
  • 2012年10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合校后,学校文化的引领很重要,图为十五中东校区的文化墙。         本报记者 张晓科 摄
  刚刚挂牌的济宁十五中国际交流中心。         本报记者 张晓科 摄
  18日上午,在济宁十五中东校区(原十六中),全市中小学首个国际交流中心在这里挂牌。这也显示出十五中与十六中的深度融合体现在每一个细节。 
  作为教育资源整合的十五中,近期吸引了社会各界诸多的目光。从8月11日至今,两校合并已俩月有余,从教学到管理,从硬件完善和师生面貌,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国际交流中心专门设在东校区
  18日上午,济宁十五中东校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港秦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相关负责人,他们将于十五中联合设立国际交流中心,而总部就设在刚刚合并过来的东校区。基金会将适时协助十五中学生分层次开展各种境外交流活动,如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地,资助青年教师赴境外培训,筹办面向全市招生的国际实验班。 
  “把国际交流中心设在东校区,一是因为这里比总校的校舍更宽裕,也是对东校区的一种倾斜。”在十五中校长李敬东的眼里,两个校区都是属于同一个集体,通过总校的资源引领东校区,推进两个校区的均衡。 
  “作为十五中,学校管理及社会声誉一直被社会各界广泛认可,但学校如何在文化发展上进一步挖潜与提升,在质量与管理的内涵发展、品牌发展上进一步突破,在学生质的培养及素质教育的深层发展上更有所作为,我们遇到了一些困惑与徘徊。”李敬东坦言,成立国际交流中心,让学校文化根植于传统文化与国际文化的土壤中,进一步打造学校品牌,提升质量,把素质教育发展推向深入,从而带动一方教育发展。 

在城区东部“复制”一个十五中
  18日上午7点40分,济宁十五中东校区,像往常一样,教学楼内传来了朗朗的读书声。在楼道里,偶尔有值日的同学走过,初一新生身上的校服与高年级学生略有不同。在这里,除了人少些,跟总校并无不同。
  在东校区,刚刚下课的初一语文老师王波回到办公室稍作休息,十分钟后,准备去另一个班级上下一堂课。合校之后,刚刚带完毕业班的王波被学校派到东校区执教,和他一起过来的还有十多位同事,其中多是经验丰富和教学突出的骨干教师。 
  王波告诉记者,由于生源质量和数量的现实条件,教学方法上有些微调,但是教学管理上都是一样的,特别是集体备课,东西校区同一年级组的交流非常多,教学方法彼此取长补短,教学质量提升也很明显。 
  课间,十五中办公室主任岳大庆带着红色的值勤袖标,在东校区的教学楼巡视着。他告诉记者,平时,他都在总校办公,每周都要轮班到东校区值勤,而像他一样,学校一些负责人每周都是如此。“主要是保证安全,强化管理,从上午进校到放学,管理方式和手段与总校没有区别。”岳大庆说。  
潜移默化中对自己要求更严格
  去年来十六中任教的英语老师刘老师告诉记者,原来,学校要求上午7点20分之前,老师们虽然会按点来,但是也不会提早太多来,而现在,基本不到7点就到校了,到自己带的班里,等待学生的到来。现在她自己明显感觉到,工作更积极了,虽然学校领导也没有整天强调纪律,但是,感觉合校之后,自己是十五中的教师了,潜移默化之间,觉得自己肩上的压力大了,对自己的要求也更严格了。
  徐福荣是东校区初四年级的一名学生,中考的压力,让她比原来要付出的努力更多。徐福荣告诉记者,希望中考能考个好成绩。别人问她是哪个学校的,她都会说,“原来的十六中,现在的十五中,我们在东校区。”徐福荣坦言,合校之后,感觉挺自豪的,现在校舍是新的,享受的教育资源也跟十五中西校区一样,不考出个好成绩,真是对不起自个。
  东校区政教处的一位翟主任告诉记者,合校之后,学风比原来改进很多,班里的纪律也好了很多。 

市中区教体局局长杨建国—— 合并是教育均衡的有效手段
  “整合教育资源,对于促进教育均衡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市中区教体局局长杨建国告诉记者。
  杨建国说,从两校合并后目前运行的情况看,状态比较好。这是一个实质性的融合,十五中的管理方式,办学理念和学校文化向东校区渗透,两校区逐步融合,而两个学校的老师不再是两个学校的老师。“对于老师的调配,这一轮在东校,那一轮在西校,两个校区相互交流,两校合并,不是一个杠杆,通过谁拉动谁,而是融为一体。” 
  “通过教风学风的渗透,东校区的教风学风也有了明显的转变。这一点,老百姓是认可的。”杨建国说,十五中学校多年来形成了良好的学风教风,两校区深层次的融合,相互影响。“十五中教风很优秀,这是多年形成的,通常都是校长来赶老师回家,这是文化底蕴,管不出来,这对东校区将起到一种促进作用。” 
  杨建国表示,明年,随着运河实验中学的搬迁和一所新中学的建设,市中区的初中教育资源均衡将基本完成,合并后的十五中总校也将会把精力放在不断加快两校区的融合上,不断完善和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 

十五中校长李敬东—— 合并重点是教风学风的融合
  “两校合并,最重要的是融合。”李敬东告诉记者,两个校区从建校到现在的发展,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底蕴,而合并之后,让东校区如何实现一个质的提升,这是现在的重点。 
  李敬东告诉记者,在合并之初,学校注重的是学校管理的融合,学校文化的融合,教师队伍的融合,教风和学风的融合。通过十五中多年的积淀去引领、去带动东校区。“培养出合格加特长的学生,培养出文明的学生,文明的人,这一目标是统一的”。 
  “教师是一个学校的核心,教师规划不可忽视。”李敬东说,铁打的学校流水的学生,不变的是老师。究竟能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就要看老师的管理能力、教学风格和思想。要通过发展规划去引领,并与老师的自主规划相结合,从而使得教师的专业水平成长得以落实,从而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 
  李敬东说,合校之后,学校每周都要搞分年级、分学科的教研活动,两个校区的教师一起备课,相互进行深度评课。通过这种教师队伍的融合,教风得以有效的提升。
  “在合并后的首次月考,由于生源的差异,两校区某学科平均分相差二三十分。”李敬东告诉记者,按照十五中一个标准进行管理,但是也有区别对待的地方,例如评价机制暂时就不适合用一套标准,在制定目标的时候,就要给东校区制定一个相对合理的目标,不然师生都不愿意努力了。 
  “对于刚刚转变身份的东校区学生,要给他们足够的鼓励和信心,让他们自己认识到,自己是十五中的一员,一点也不比别人差。”李敬东说,开学第一天,他也到班里去和学生聊天,他不谈学习,而是和同学们谈人生目标,谈打算,谈兴趣,让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鼓足干劲投入学习。 
  李敬东说,现在,东西校区的教师也相互进行了重新配置,一部分西校区优秀教师充实到东校区,发挥学科带头人作用。“两个校区的老师进行交流,这将成为一种常态”。 
  李敬东坦言,由于东部的住宅小区越来越多,今年东校区的招生情况比较火爆,初一学生就招了500多人,比其他年级加起来的人数还要多,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使两个校区的教风学风达到一致,将是十五中长期的工作重心。

曲阜师大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唐爱民—— 合并要扬长避短将优势集中
  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唐爱民认为,教育资源的整合,可以把学校的教学优势集中起来,有利于学校的成长发展,满足接受优质教学资源的需求,体现出教育的公平。“但是,关键是看怎么搞”。 
  “两校合并前,都有着各自的校园文化底蕴、传统和教风学风,合并之后,关键是梳理出各自的特长,并扬长避短,将各自的优势进行集中,加快融合。”唐爱民认为,特别是好的教风和学风要统一起来,两个校区不要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让两个校区的学生享有同等的教育资源,得到高水平的教育。
  唐爱民告诉记者,合并后的学校,要严格控制其发展规模和学生总量。同样,这对学校管理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的队伍更庞大了,要付出更多的精力。还要将一套严格系统的管理规程贯彻下去,人管人远不如制度管人,这有更有利于学校的长远持续发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