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涨有跌是经济规律,但毫无预兆大喜大悲的市场表情却不是农民能够承受住的
姜农的困惑
本报记者李小凯周锦江李晓东
  • 2012年11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在安丘市兴安街办黑埠子村,不少农民正在出姜。   本报记者 吴凡 摄影报道
  2010年11月,安丘市凌河镇海岱村王中军曾问:明年的大姜价格怎么样,今年要不要再存一些?有人告诉他:明年肯定不会再涨了,已经连续赚了三年大钱啦,趁机走货。
  果然,2011年姜价大跌,但尚可保本。而2012年,姜价跌破成本价。
  每年10月份是各地生姜批发市场最火的时候,但今年的安丘兴安街办黑埠子姜蒜批发市场一片冷清,0.3-0.7元一斤的生姜收购价算是跌到了低谷。
  农资翻番涨,姜价打滚儿跌
  在黑埠子姜蒜批发市场的南侧,上万亩的大姜已经基本出完,但仍有不少姜农还在姜地里忙碌。凌河镇和原白芬子镇地区(现属兴安街办)是安丘大姜集中种植的最重要的两个乡镇,两大姜蒜批发市场是周围大部分乡镇年年走货的地方。
  10月31日,时至中午,村民陈彩虹仍和家人在地里出姜。她家只种了两亩多,今年产量还不错,一亩能超1万斤。但今年姜价却出奇地低,收姜只能全家上阵。因为“请个劳务一天就得100元,一亩姜还不知能不能赚几个钱呢”。
  今年每斤姜价在3毛至7毛左右,这连基本的种植成本都收不回来,但农资产品的价格却比前几天年翻了一番,“投入多了,农资贵了,姜却便宜了,怎么赚钱?”但像陈彩虹一样种植一两亩大姜的姜农在兴安街办是少数,大多数种植面积都在5亩左右,今年的亏损让这些姜农已经有些吃不住了。
  在洗姜厂打工的张先生自家也种着姜,作为姜农的他算了一笔账:种姜之前要先熏地,预防发生姜瘟,一亩地就要花费2000元左右,如果不熏的话,中了姜瘟就能导致绝产。再加上其他肥料、农药等,一年下来,化肥就要用10袋左右,一袋就是200多元,光这些成本一亩地就要近5000元,还不算姜农的人工费。“按照今年的价格,工夫钱白搭上都是赔”。
  但张先生还是要把去年存的老姜卖掉,腾出姜井存新姜,否则新姜就没有地方存了。
往年活不断,今年闲得慌
  在黑埠子姜蒜批发市场北门西侧,一群等待雇主的劳务围在一起抽烟。他们已经连续好几天没有接到活了。这个季节,除了出姜没别的能干的。
  一位来自凌河镇石家庄的小伙子告诉记者,他和家里兄弟几个在黑埠子市场和凌河市场轮流蹲了好几天,但一个活都没接到。头些年,尽管姜价不是很高,但至少保证在1斤在1块钱以上,姜农也雇得起劳务去出姜,劳务的价格也在100—150元之间。今年的情况却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不仅没活接,即便勉强雇得起劳务出姜的,每天劳务价格也压在80块以下。
  后李戈村的孙先生自己曾经组建了一支劳务队,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他们一行七八个人就开始在周围乡镇转悠,出葱、韭菜、大蒜……从组建开始基本就没闲过的他们,觉得今年的情况始料未及。孙先生说,今年唯一让他无奈的就是,葱姜蒜的价格都持续走低,干一年赚得钱不如往年半年赚得多。
存姜挣的还不够储存费
  在经历了2010年每斤近5块的涨价之后,从去年开始,姜价就不断下滑,让众多做大姜加工和保存生意的商家受到不小的冲击。“很多存姜的客户直接连姜都不要了,直接跑了”。经营姜窖的曹树明说,对于存量不是很大的客户因为价格的波动,根本无利可图,挣得钱还不如存姜的费用高,干脆都不要了。姜窖租赁费也收不回来,尤其是那些高价位收姜存起来的客户,被迫低价集中抛售,进而导致今年的姜窖租赁价姜价也被压低。
  在安丘市兴安街办,有大大小小的洗姜厂上百家,受今年低迷的姜价影响,已经有不少洗姜厂面临无姜可洗,黑埠子姜蒜市场附近已有多家洗姜厂停工。从1995年开始经营洗姜厂的刘老板说,没有客户来收姜,洗姜厂就没有生意可做,她的洗姜厂较去年相比,收入已经少了三分之一。在刘老板的洗姜厂里,仅两名工人在工作。
  而住在姜蒜市场北边的马女士,经营着一家小超市,她的生意也受了影响,收入比往年少了一半还多。姜价比较高的年份,她能明显感觉到外地客户“花钱特别大方”。“买啤酒都是买易拉罐的,一箱一箱搬,现在都是喝瓶装的,买的量也少了,来的人也少了”。
亩产高、扩种是降价主因
  曹树明做姜窖出租生意已经17年了,最初他就是因为姜价疯涨才进这一行的。1996年春天,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外地逛农贸市场的曹树明得知大姜竟然不可思议地卖到了两块钱一两。于是他立马回到安丘市辉渠镇老家,开挖姜窖,做起了姜窖出租的生意。
  最初曹树明的姜窖无人租赁,慢慢地种姜的多了,价格也从最初的每年260元慢慢涨,现在的曹树明已经有了6个大型姜窖,一年可以存3000多吨姜,这些姜窖同曹树明一起见证了这些年生姜市场的变化。在这17年里,曹树明共经历了4次姜价大涨,从1996年的每斤12块多,到2000年和2004年的每斤4块多,再到前年大涨,每过4到5年姜价会有一次比较明显的涨动。“但凡价高的时候,都是因为当年在后种植面积小或者减产,而今年多是亩产过万斤的”。
  曹树明说,农民都是什么赚钱种什么,前几年种姜卖钱高,安丘、昌邑等地的农民一窝蜂地种。他曾做过调查,全国的大姜种植面积从2008年的130万亩到2010年的近400万亩,三年的时间增了一倍还多。大姜的品种也通过多次改良,由原先的“社会姜”到现在的“面姜“。目前,姜农种植的多为平均亩产一万多斤的“泰山一号”,亩产也翻了番。“市面上的姜多了,价格自然就下来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