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志愿者行为让相关部门脸红
  • 2012年11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本报报道不少路段出现“马路橛子”已有三天时间,除了历下区园林局立刻采取行动外,其他相关政府部门仍不见有任何行动。单单依靠一个志愿者的力量,就清理了见报的大半“马路橛子”,人们不禁要问:这一个人的行为让谁难堪了?
  记者调查了解到,“马路橛子”的产生有多种原因。有拆除电线杆遗留下的铁钉,有拆除垃圾箱留下的螺丝,有拆除广告牌留下的管子,也有伐树后没有处理干净的树墩子,还有一些被车撞坏的护路桩……“马路橛子”的产生由多个部门造成,为何只见历下区园林局出来进行清理,不见其他部门的行动?
  清理这些“马路橛子”并不难,在本报齐鲁志愿者孙昌友清理过程中,一处“马路橛子”几分钟就清理完成,如果工具准备齐全,最难清理的也只需花费十多分钟,可以说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却一直没有人来处理,导致“马路橛子”存在了多年之久,不知绊倒了多少人。
  “一个小小的‘马路橛子’都处理不好,单单依靠这名志愿者,如果我是相关部门的负责人,看到后一定会脸红。”采访中,一名市民的话令人感慨。百姓利益无小事,既然这些“马路橛子”时时威胁着行人的出行安全,为什么有关部门对此却长期视而不见?难道非得等出了大事故才能引起重视?清理个“马路橛子”就这么难吗?
  本报报道的“马路橛子”也只是发现的其中的一部分,还有多少“马路橛子”在暗暗伤人不得而知。无论是之前的“补路老人”还是孙昌友,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我们希望政府相关部门及街道办立刻行动起来,进行排查处理。
  清理“马路橛子”事情虽小,体现的却是一个城市的细节,也是市民出行环境是否安全的一种体现,希望有关部门都能行动起来,为市民创造安全的出行环境。    本报记者 赵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