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续写特色农业新篇章唱响富民增收主旋律
北宅打造文化生态旅游高地
  • 2012年11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李泽洛 辛克杰
  崂山区北宅街道,地处崂山风景区中部和青岛水源地保护区,辖36个社区,人口2.76万,总面积81.3平方公里,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2/3,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街道。近年来,北宅街道积极探索创新,依托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走出了一条以特色农业为支撑的生态旅游新路,取得富民增收新成效。
“一片一特”观光体验布局
  北宅生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早在2012年,北宅街道就已经实施“十百千万”特色农业种植工程,计划利用3年时间建设10个农业精品园、百亩富硒苹果示范基地、千亩蓝莓生态观光园、万亩樱桃种植工程。
  两年多来,街道积极为建设条件成熟、意愿强烈的社区、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提供资金、技术及实物支持,建设十个农业精品园、百亩富硒苹果示范基地、千亩蓝莓生态观光园,种植万亩樱桃,打造一批特色农业旅游观光园区,形成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业格局,形成一批有一定影响力和辐射力的农产品品牌。
  据北宅街道办事处主任姜波介绍,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工建设“十百千万”特色农业种植工程项目23个,完成投资4571万,其中特色水果及蔬菜设施栽培建设23450平方米,种植蓝莓千余亩、樱桃5000余亩,40余万株,建成大崂樱桃山谷观光园、毕家蓝莓生态园、北涧农业文化博览园、红缨高效农业示范园、慕武石有机农业示范园等10个高效农业观光园区,形成了一次规划,全面覆盖,一片一特,结构合理的观光体验农业布局。
生态农业科技先行
  为给特色农业发展提供土地保障,北宅街道率先成立崂山区首个街道土地流转服务中心,集中对社区土地经营流转进行指导、协调和管理,帮助社区、农户联合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吸收农民手中的闲散土地,化零为整,以合作社组织的名义进行经营和生产,把一家一户分散种植的传统经营,转变为集约化、规模化的现代经营方式。截至目前,已累计引导、扶持社区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34家,合法流转土地877.7余亩。
  此外,准确把握“农业发展,科技现行”的制高点,实现科技引领支撑特色农业建设。“十百千万”特色农业种植工程项目,积极与市农委、市农科院和省内高校等科研院所建立技术合作关系,每个园区至少有一个科研院所对种植、生产、管理等环节提供指导服务,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发展无公害农业提供了稳固的科技基础,全力推动北宅农业生产向特色优质、绿色生态方向发展。
“乡情农韵”体验游贯穿全年
  北宅街道办事处主任姜波介绍说为充分认识节庆活动对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和繁荣农村经济的推动作用,北宅街道推出贯穿全年的北宅“乡情农韵”体验游系列活动,以节会为支撑点,构建特色农业、富民增收的格局。在广泛推介“北宅有我一块田”、“樱桃节”、“采摘节”等活动上,以“十百千万”特色农业种植工程为依托,连续推出杏、蓝莓、蜜桃、苹果、柿子、冬枣及食用菌等一系列农产品的采摘活动,变时令性观光采摘为全年观光采摘,延长办节周期,实现游客与居民双赢双惠的良好局面。
  增添崂山民俗文化元素,不断丰富节会内涵。新增多项互动性娱乐活动,增强观光采摘活动的趣味性和参与性。蔬果采摘期间,创新推出现实版“偷菜游戏”,利用开阔场地举行篝火派对、播放露天电影,吸引游客和社区居民广泛参与其中。体验式采摘配合多种娱乐项目的办节方式,不仅为游客带来可触可摸的采摘体验,同时奉上多姿多彩的趣味大餐,提供更丰富的精神食粮,使游客玩在其中,乐在其中。
塑造特色农产品品牌
  针对乡村生态旅游涉及面广、带动性强的发展特点,北宅街道积极挖掘潜在旅游资源,实现农业与旅游业的有效衔接,促使现代农业与旅游业的有机融合,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第一产业为主导向一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转变。
  首先以节会活动为载体,实现农业文明和民俗元素的有效衔接,对农家庄院、民间习俗和民间传说进行整体策划和包装,建设了北涧农业文化博览园,培育了老尹家等10个民俗活动点,推出“早春祈福”、“民艺展演”、“农家冬趣”、“山里人家过大年”等体验活动,邀请游客深入农家,坐火炕、唠家常、做农家饭、品农家宴,为其带来多姿多彩的农家体验,唱响特色北宅的民俗歌。
  节会经济的兴起有效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引导社区居民形成新型产业分工,打造具有北宅特色的农产品品牌。通过政策支持和技术培训,鼓励居民发展加工业和种养业,专为农家宴提供旅游商品,如养殖山鸡基地、红头雁基地、崂山茶基地等,促使街道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为居民增收开辟了一条崭新途径。目前,拳头菜、槐花包子等“樱 ”系列农产品已成为青岛市知名农产品品牌。“北宅樱桃”在今年7月份成功注册商标,成为继“崂山茶”之后崂山区获得注册的第二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打造文化生态旅游高地
  服务体系跟进得好是北宅的生态旅游受欢迎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经验。北宅街道统筹部署各项工作细节,多方协调,做到采摘服务软环境和交通安全硬环境两手抓,高标准、严要求,将周到、贴心的服务贯穿到整个采摘过程。
  在提高服务水平方面,街道加强工作人员上岗管理和田间采摘安全管理工作。对参与采摘节活动的所有工作人员进行上岗培训,并要求所有采摘园工作人员一律佩带工作牌上岗。提前清除采摘园内杂草,割除地瓜蔓、花生蔓,在园区周边草木集中地域设置安全警示牌,确保游客人身安全。公开各服务单位办公电话,提供预约、咨询等服务,全方位、多层次,为游客提供星级采摘服务。制定公共安全紧急救治预案,保证药品供应和最佳救治路线。联合公安、交警等部门研究交通安全预案,完善临时调流公交车行驶路线和自驾游行驶路线,设立多处警示牌引导车辆,配备警力参与安全保卫工作,同时在易堵道路安排调流人员,防止集中时段交通阻塞现象的发生。
  北宅街道党工委书记宋仁登说,目前,四季庄园等3家农家宴已完成好客山东星级农家宴评定,老尹家等5处农家宴进行了申报,出台了农家宴规范发展意见,特色农家宴一条街已完成logo等设计,新建的旅游综合产品交易中心正在进行功能设计。北宅以务实的精神积极筹划应对,以品质提升为突破,立足旅游功能对接,打造双石屋美食一条街,规划、设计新建一处旅游综合产品交易中心,继续开发特色旅游精品项目,完善园区旅游基础设施,加强服务监督管理,提高旅游服务和接待水平,努力打造崂山区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基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