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时刻感受到改革的压力
  • 2012年11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30多年来中国经济得以高速发展,主要来自市场改革红利、人口红利、全球化红利,这些利好如今已接近于释放完毕。当下的经济企稳更多是周期性下滑的结束,但中国经济的结构问题仍在恶化。
  中共十八大报告十分看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将“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列于篇首,直指改革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这是点睛之笔。中国经济终究要从以低成本的要素驱动,转向效率提升和创新驱动。世界各国的经验早已表明,欲求得效率提升和创新驱动的成功,市场主导是惟一选择。中国改革走到今天,政府仍掌握大量资源,在经济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许多领域甚至有角色不断加重之势。当前,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对改革和转型至关重要。
  然而,知易行难。目前人们普遍担心,政府的实际政策仍过分着眼短期行为,背离市场经济原则。例如目前产能过剩的光伏、风电设备制造等所谓新兴产业,正是应对金融危机时期政府项目审批部门政策倾斜、引致投资者蜂拥而上的产业。当年以政府之手扶持部分企业搞“政策倾斜”,今天以新错补旧错,恶性循环将无止息。(摘自《新世纪》周刊社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