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单身母亲8年结对帮扶孤儿
滨州市民李玉华自己收入不高,却要资助孩子们到底
  • 2012年11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李玉华在办公室接受记者采访。
文/片 本报记者 刘涛

  李玉华,滨州市彭李街道办事处黄河社区的一位普普通通的单身母亲。丈夫去世后,她不仅只身挑起全家的重担,而且,自2004年开始结对资助孤儿。风雨无阻,直到现在已有8年之久。
结对帮扶,一帮8年
  2004年,滨州市妇联发起“春蕾计划”结对帮扶行动,滨州市彭李街道办事处黄河社区居民李玉华从这次活动中得知,滨州市有300多个孤单儿童生活艰难,李玉华就报名参加了此次帮扶行动。她结对帮扶了孙敏和牟磊两个孤儿,每年都定期给他们送上一些钱物,一直资助他们到现在。
  李玉华告诉记者,当时,这两个孩子一个13岁,另一个10岁。每年,她都定期到两个孩子的家里去探访,给孩子买几件衣服,并带上一些好吃的和一些学习用具。每去一趟,光买东西就得花七八百块钱。另外,她每次还要给每个孩子500块钱的生活费。李玉华的工资收入并不高,但她常对别人说,自己少穿一件衣服,少吃一口饭,钱就省出来了。如今,孙敏上高二,牟磊上初三,两个孩子学习都挺好。提起两个孩子,李玉华总是露出微笑,她已经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孩子,孩子们的成长让她感到很欣慰。今年已经50岁的李玉华告诉记者,她将会一直资助这两个孩子,直到他们找到工作为止。
从没跟婆婆红过脸
  1983年,李玉华与丈夫结婚,婚后这么多年,她从没跟婆婆红过一次脸。1996年,丈夫不幸车祸去世。她强忍悲痛,只身挑起了全家的重担。她更加感到了从年轻就守寡的婆婆的不易,就更加精心地照顾她。她常对婆婆说,自己就是她的亲闺女。平时,不管婆婆需要什么东西,她都尽量满足她。
  现在,李玉华家在西区,婆婆住在东区,相距大约有16里路,但她对婆婆的照顾一刻也没有耽误。每隔几天,她都会和婆婆通个电话聊聊天,看看婆婆需要什么。李玉华平时工作忙,每天中午或晚上都会让儿子过去陪老人吃饭,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让婆婆过上一个幸福的晚年。
言传身教感动了儿子
  李玉华的言传身教也影响着儿子。李玉华一向教育儿子要对老人孝顺,特别是对奶奶更要上心。她常对儿子说:“不用管我,有啥事只要想着奶奶,我就知足了。”现在,不管市面上流行什么好吃的东西,儿子都会为奶奶买点尝尝鲜。“儿子对奶奶的孝顺让我看在眼里乐在心里。”李玉华笑着说。
  如今,已经参加工作的儿子不仅孝敬老人,还产生了资助贫困儿童的想法。这让李玉华欣喜不已。李玉华告诉记者,有一次,她要去看望孙敏和牟磊,儿子主动提出要跟她一起去看看他们,他也要像母亲一样帮助一些贫困儿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