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60多名脑瘫患儿仅2名康复师
收入少又辛苦难吸引年轻人,福利院无奈从保育员中培养本报记者晋森本报通讯员黄鸣
  • 2012年11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康复师孙普照对脑瘫儿童进行康复训练。晋森 摄
  孙普照是济宁儿童福利院一名普通的康复师,每天早上8点多钟,他都会准时出现在儿童部的康复室内,为脑瘫儿童进行康复训练。在这一年多的时间内,患有脑瘫连抬头都困难的福娃小曹阳现在已经能够自由地站立和挪动了。
  如今,像小曹阳这样经过康复训练后效果比较好的脑瘫小福娃已有6个,让孙普照感到非常欣慰。“60多名脑瘫的儿童,只有两名专业康复师”。儿童福利院副院长姚玲说,康复师紧缺是目前儿童福利院面临的一大问题。

两名康复师 要照顾60多名脑瘫患儿
  21日上午,当记者来到济宁社会福利中心儿童福利院儿童部的时候,25岁的康复师孙普照正在对笑笑进行康复训练,笑笑在治疗仪器上侧头望着康复师孙普照,一笑两个酒窝。
  孙普照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上午要负责四名脑瘫儿童的康复训练,下午又对另外两名脑瘫儿童进行康复训练,一天马不停蹄地为六个孩子做康复。
  对于只有3岁多的小朝阳,孙普照反复帮着小朝阳伸缩两个腿关节,“脑瘫儿童的肢体活动神经受损,所以导致不能自由的伸缩,必须通过这种反复的运动,刺激神经,让孩子从小知道这种运动的必要性,来引导其他的神经承担这项任务。”孙普照边说边用手引导着朝阳小朋友反复的做腿部的弯曲运动。
  小朝阳从不会抬头,到逐渐能慢慢爬行,到最近能进行简单的站立和挪动,让康复师孙普照感到了发自内心的欣慰。 尽管已有不少脑瘫孩子通过孙普照的康复训练,逐渐能达到了生活的自理,但姚玲仍坦诚地表达了自己的担心。
  “目前儿童福利院有60多名脑瘫的儿童,占全部福利院儿童的一半,但是专业的康复师只有两名,所以面临人员上短缺的困境。”姚玲告诉记者,专业康复师的康复训练对于脑瘫儿童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这种康复训练,脑瘫的孩子有可能一辈子都躺在床上,不能站立起来,生活也不能自理。

康复师人手少是现实 将从保育员中逐步培养
  专业的康复师比较少,这是一个现实问题。面对这种情况,儿童福利院也采取了自己的措施。
  “我们从今年新招的保育员中,凡是毕业于护理、医疗等相关专业的,将考虑转入一部分人员从事专业的康复师工作。”姚玲说,另一方面,和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合作,聘请专业的康复医生对保育员进行培训,让这些保育员能够尽快转为专业的康复师,从而能对脑瘫儿童进行更好的康复训练。
  姚玲坦言,针对脑瘫儿童的专业康复师,收入不高,较为辛苦,同时对专业又有要求,很多具备这方面专业知识的年轻人,多会在就业时选择到医院和卫生院,这些岗位对他们的吸引力不是很大。
  “尽管目前人员有些短缺,但是我相信通过对保育员专业的培训,逐渐增多康复师,进而弥补康复师短缺的这种局面,让更多的脑瘫儿童起码达到生活自理的水平。”姚玲说。

看到孩子能行走了 他心里感到很欣慰
  笑笑是其中的一名脑瘫患儿,今年只有3岁,因为患有肢体痉挛被父母遗弃,如今在儿童福利院已经治疗了1年多的时间。刚开始时,小笑笑的胳膊和腿都不能伸展,平时只能躺在床上。经过一年多的治疗,笑笑的胳膊和腿已能够进行伸展运动。
  “笑笑患有肢体痉挛比较严重,尽管已经治疗一年,但目前治疗的效果没有预想的好,但我有信心让他慢慢康复,起码能做到生活自理。”孙普照很认真地告诉记者。
  尽管治疗的过程漫长和困难,但是谈起对脑瘫儿童朝阳和福楠的治疗,孙普照也有颇多欣慰。患有脑瘫的小朝阳在2011年的时候,连头也不会抬,完全靠着育婴员的照顾而生活,如今,在康复师孙普照的康复训练下,小朝阳不仅能够自由的爬行,而且在婴儿车内,还能够站立,并进行简单的挪动,尽管挪动时还不太利索,但已经让康复师孙普照感到很有成就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