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凭风扬帆正当时
--东营市公安局河口分局工作纪实
  • 2012年11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这是一片投资兴业的热土,黄蓝交汇,日新月异;
这是一座欣欣向荣的城市,高点定位,率先崛起。
这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团体,创新发展,勇争排头;
这是一支恪尽职守的队伍,打击犯罪,服务群众。
在新一届党委班子的带领下,河口分局正以无怨无悔的热血和忠诚,谱写公安事业的崭新篇章!
  今年以来,东营市公安局河口分局坚决贯彻落实市局党委“巩固、深化、创新、发展、提高”的总体思路和“出成果、见实效、推典型、创品牌”的根本要求,主动服务第一要务,忠实履行第一责任,呈现出整体工作大步跨越、强力推进,单项业务齐头并进、名列前茅,队伍管理风清气正、蓬勃向上的良好发展态势。
“民安至上”力保民安
  平安是和谐之基,人民所盼,公安之责。东营市公安局河口分局按照“路路有卡口、村村有探头”和无缝隙、全覆盖的要求,在全区部署“一圈、两网、三面、多点”监控布局,构建起“线线相连,网网相通,网中有网,内防外控”的新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通过积极争取,区政府将其列入全区2012年便民实事之一,形成了“党政领导、综治牵头、公安主导,部门联动”的良好建设机制。全局上下同心同力,加强协调,倒排工期,强力推进,截至目前,新安装监控探头610个,卡口13个,接入社会监控资源300个,建设规划全部完成,全区监控“天网”初步成型、效果初显。
  积极构建动态巡逻防控体系,细化、优化派出所管片、交警巡线、特警控点、多警联动布网的合成化警务模式,建起“人机互动”的治安防控“天罗地网”。加快组建专职治安巡防特勤队伍,今年,区政府批准再新增专职治安巡防特勤队员50人,专职警力达到100人,所需资金全部由区财政承担。进一步完善以110为龙头的多警联动路面动态巡逻防控机制,大力推行“警灯闪烁”工程,定期通报巡逻车辆运转情况,把警力最大限度地压向路面街面,让群众能“见警车、见警灯、见警察”。先后组织开展多警联勤联动行动23次,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32人,收缴管制器具33把。“人机互动”的防控体系彰显出强大威力,今年以来,“两抢一盗”案件同比下降27.14%,刑事“零发案”达125天,“两抢”案件“零发案”达316天。
  严格落实社会治安监管。组织交管民警深入开展“治乱保畅”专项治理活动,依法严查酒后驾驶、无牌无证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全区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平稳。今年以来,共查处交通违法行为62290起,行政拘留181人,全区未发生群死群伤的交通事故。组织消防大队、派出所深入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回头看”、十八大消防安全保卫战行动,从源头上防范和减少了重大火灾事故的发生。今年以来,共查处各类火灾隐患44437处,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37份,全区没有发生人员伤亡火灾事故。深入开展缉枪治爆专项行动,强化危爆物品管理,处罚不按规定时间、路线运输剧毒化学品企业13家,未办证剧毒化学品企业1家,收缴非法枪支13支、管制刀具44把,全区未发生涉枪、涉爆、涉毒以及烟花爆竹爆炸等案(事)件。
“主动担当”服务大局
  19年前,小红的父亲张平(化名)被人持枪杀害,那时她年仅16岁。忍着丧父之痛,瞒着年幼的弟弟,她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了这个家,可19年来,潜逃的杀父凶手像一块重石一直压在她的心口。今年缉捕重大逃犯攻坚行动开展以来,河口公安分局成立专班上马攻坚,辗转各地开展追逃,终在天津市一快餐店内将潜逃十九年的网上命案逃犯王某抓获归案,这是全市抓获的首个故意杀人网上逃犯。小红到分局送锦旗时,为民警坚持不懈的精神感动得泣不成声。河口分局再接再厉,乘胜追击,捷报频传,先后抓获部级涉枪涉爆网上逃犯郭某、潜逃12年的命案逃犯范某,攻坚行动重大逃犯下降率达到66.7%,位列全市第一名。
  深入开展严厉打击经济犯罪“破案会战”,坚决落实“一把手”工程,实行立案数和移诉数日通报制度,调动刑侦、网安、派出所力量,加强与税务、工商等部门间协作配合,有力推动了会战深入开展。会战以来,共立经济犯罪案件78起,破获44起,分别比去年全年上升271%、110%,先后移诉犯罪嫌疑人211人,打击处理率达到98%。以“打黑恶、反盗抢”安民行动为主线,统筹城乡两个战场、网上网下两个阵地,综合运用传统、科技两大手段,以打开路、打防并举,有力地维护了社会治安大局稳定。今年以来,刑事案件发案394起,同比下降39.84%。坚持“油区治安重中之重”理念,严打各类涉油违法犯罪活动。今年以来,共查处涉油案件15起,打掉犯罪团伙6个,刑事拘留37人,查获盗油车辆15台,收缴原油100吨。整合网安警力资源,破获利用互联网传播淫秽信息案2起,协助基层单位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22人。
  坚持社会管理创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区委、区政府确定实施的73项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其治安管理工作全部实行分工负责制,一一明确责任领导、责任单位、责任人员,通过媒体公布相关责任人员联系方式,确保了全区重点工程、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加强经济犯罪的防范和控制工作,与区直有关行政执法部门、驻区各金融单位联合成立“经侦联合执法办公室”、“警银协作办公室”,充实了经侦“三室”建设和“三个延伸”新内涵,做到行政执法一起动、金融风险一起防,大大降低了经济犯罪的发生几率,有效规范了市场经济秩序。
“四项建设”决战决胜
  科学谋划设计,提升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基层基础工作水平。依托警综平台构建起高危人员管控“四网”系统,重点人口和监外执行罪犯列管率达到100%。大力实施社区警务战略,突出抓好油地联动、警企联动等特色警务,积极打造河口社区警务品牌。狠抓社区警务主业,结合十八大安保,对信息采集提出严要求、高标准,为预警、研判、打击提供“源头活水”。组建视频巡查队伍10支42人,一体化巡查视频监控、治安卡口、移动警务室、移动治安检查站实时图像,统筹指挥街面巡逻警力,构建起网格化布警、扁平化指挥、可视化监督、精确化布防的“人机互动”的动态防控体系。
  加快“信息主导警务”新变革,提升信息化建设投入产出比。认真研究案发趋势和形势走向,先后编发预警信息26期,跟进指导相关警种采取打击防范措施,预防各类多发性、系列性侵财案件的发生。认真研究视频动态监控系统建成后的视频巡查法、技战法,优化现代警务模式,打造“智慧公安”。强力推进刑事技术工作,利用DNA信息破获强奸积案2起、入室盗窃案1起,通过指纹比对破获盗窃积案17起,砸车玻璃盗窃车内财物案1起。
  加强执法管理,提升执法质量和执法公信力。按照“抓深入、抓巩固、抓提高”的理念,一如既往地抓好常态化管理、跟进式考评、达标化培训,今年以来组织执法质量月考评11次,网上学考21次,专题培训10次,全局执法质量、执法水平有了新提升。在市局执法质量月考评中,经侦大队、新户派出所等多个单位获月考评第一名的好成绩。认真开展“另案处理”案件专项检查,集中清理取保候审保证金,切实解决执法突出问题。创新工作思路、突出特色亮点,先后开通执法评价系统、法制在线专栏、手机短信提醒等法制监督、服务体系,有力地推动了执法规范化建设科技化水平。
  推行“民生警务”,提升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实效性。向涉及民生的“小案”发起凌厉攻势,今年以来,破获“两抢一盗”案件334起,打掉“两抢一盗”犯罪团伙6个。举行安民行动退赃大会6次,返还被盗汽车4辆、电动车40余辆、现金5万余元。按照“千名机关干部下基层”安排部署,成立了3个工作组,深入帮扶村开展工作。先后投入2万余元用于帮扶村文化大院改造、视频监控安装等事项,将帮扶工作落到了实处。充分运用公安民生服务在线平台,办理网上户籍业务125件次,真正发挥了为群众解急、解难的作用。真心实意为民服务,不计成果、不计回报,历经90天的不懈努力成功处置“3.02”现金遗失警情,为群众追回遗失的三万元现金,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家庭经营”焕发生机
  大力倡树“家庭经营”理念,严慈相济,教管并重,全力打造和谐警队。
  加强教育管理,强化主动担当意识。认真组织开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局领导干部中组织开展把握“六种关系”、做“六个表率”活动,营造了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在黄河口国际马拉松赛、首届黄河三角洲湿地槐花节等连续一系列重大活动安保工作中,全体民警坚守岗位、认真负责,确保了活动“绝对安全”。在今年“达维”台风侵袭河口的当晚,全体民警在岗在位,积极投入抢险救灾中,先后救出被困群众300余名,救援车辆100余辆,排除重大隐患11处,帮助返还车牌130余副,在大灾中彰显了大爱。
  加强教育培训,履职能力有效提升。先后选派两批14名民警到中国刑警学院深造,培养了一批刑侦骨干。制定了《2012年教育训练计划》、《民警论坛方案》,坚持日常培训与民警论坛、公安大讲堂相结合,有效增强了民警实战能力。继续深化“网上学考”工作,坚持每月“两考”,民警参与率、合格率均达到100%。积极开展“争创先锋警队、争做先锋民警”活动,大力推行服务窗口礼宾化接待、集中化办公、信息化主导、家居化服务的“四化”服务模式,窗口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加强警务保障,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坚持科学用警,通过保健康、促安全、强保障、优环境,为广大民警营造了“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良好氛围。严格落实“民警加班补贴、执勤岗位津贴、警员职务套改”“三大政策”和“大病救助、民警优抚、年休假、年体检”等措施,有力地提高了民警幸福感指数。全面加强一线执法执勤民警的防护装备建设,单警装备按照实战要求全部配备到位,为民警执法执勤提供坚实保障。
  在市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公安工作千帆竞发、强势推进。下步,河口分局全体民警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紧密结合公安工作实际,不断增强政治意识、使命意识、责任意识、民本意识、服务意识,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关注保障服务民生、推动工作科学发展和加强队伍建设上下功夫,切实做到一心一意履职尽责、全心全意为民服务、胸怀全局促进发展,为全区在实施黄蓝国家战略中“高点定位、率先崛起”,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通讯员 赵艳芳 綦跃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