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几根彩绳、一份巧心牡丹在他手中绽放
定陶绳艺专家秦怀中凭一双巧手,编织出明清贡品——对牌官花牡丹
  • 2012年11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秦怀中编织的牡丹。
文/片 本报记者 董梦婕

  手上一翻一转,细细的编织绳便变成了栩栩如生的花鸟、惟妙惟肖的动物,独特的视觉美和触觉美,让人不禁惊叹。这就是曹州绳艺的魅力。
  曹州绳艺起源于明清时期曹州辖区,今菏泽一带,是绳结花卉技艺中的绝技,有“看花听鸟”之美称。2008年12月,曹州绳编被菏泽市人民政府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会织百花不算巧,能织牡丹算奇功。民间艺人秦怀中不仅会编织花鸟,更是凭一双巧手,编织出明清贡品——对牌官花牡丹。

苦学艺,专心研究曹州绳艺16载
  “小时候家里穷,母亲就用绳子编一些小玩意给我当玩具。”近日,在定陶县大秦绳艺牡丹研究所,绳艺牡丹第十代传承人秦怀中告诉记者,他从小就对编织的东西很感兴趣,1996年开始专心研究曹州绳艺。
  曹州绳艺又名“牌子·花活”,简称“牌花”,由“对牌”、“官花”、“宫绦”、“络子花歌”四大文化元素组成,与曹州牌子绣活、曹州牌子绒绣,并称古曹州绣楼女工的三大绝活,是古代绣楼文化的代表工艺。其中,曹州牌子花活堪称三绝之首,也被用于向皇家献礼进贡。
  秦怀中的手艺是从其母亲和外祖母处继承而来,从小就学了很多编织手法
  “外祖母年龄大,很多编织手法都忘记,只能凭记忆摸索。”秦怀中最初只能编简单的,之后在外祖母的帮助下编织明清贡品——对牌官花牡丹,“学了几年总算掌握了精髓”。
乐传授,广收徒却“十学九不成”
  走进大秦绳艺牡丹研究所,秦怀中正在编织一枝梅花,只见彩绳在他手中灵活地翻飞几下后,一朵鲜艳小巧的梅花便在手中盛开了。
  据了解,古曹州牌子花活多以现实生活为蓝本,以田园情趣为对象,生活气息浓郁,又不失高雅气派。作品所展示的是一代代豪门绣楼才女超凡的文化、道德修养。
  “从编织出的作品能感受到编织者的情绪和心情,曹州绳艺不仅是一项工艺还是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式。”秦怀中说,只有心静如水才能将花编“活”。
  据介绍,曹州绳艺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都博大精深,民间常有“春夏秋冬花常开,纵舍一生织不完”、“眉秀纤指巧,十学九不成”、“活到老学到老,学到八十还不巧”等说法。
  为了将曹州绳编发扬光大,秦怀中12年内共向300多人传授了这项手艺,但是让他苦闷的是,技艺能达到精工水准的竟找不出一个。“十学九不成”,秦怀中告诉记者,很多人在编织时比较浮躁,“而且只愿意学简单的,复杂的嫌麻烦,不少人在了解到编织的复杂后,打了退堂鼓”。
思发展,欲让曹州绳艺走进市民生活
  秦怀中的编织作品正式列入第二批菏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秦怀中一方面传承这个民间手工工艺,一方面对其进行研发创新,并欲将古典与时尚融合。
  秦怀中介绍,曹州绳艺最高工艺代表作——明清贡品对牌官花牡丹,与另外九种作品“踏雪寻梅”、“子孙万代”、“七夕葡萄”、“八卦寿桃”、“莲年有鱼”、“多子石榴”、“凤穿牡丹”、“一篮锦绣”、“万事如意”合称曹州绳艺十样景。“十样景,一物一景”,秦怀中利用四年时间已经还原了六样。
  目前,秦怀中接到了不少订单。“编织一朵小牡丹最少需要一个月,大一些的需要三四个月,曾经尝试过由多人拆分编织,但是最后组合不到一起。现在一些精细的工艺都是自己完成,为防受约束影响心境,拒绝和任何下订单的人签合同。”
  秦怀中说,待成功复制“十样景”后,准备和一些厂商洽谈,大批量制作这种小装饰编织品,让工艺通过这种方式走进市民生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