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要活出属于老年人的精彩”
72岁的退休老人周英田兴趣广,打球拉琴样样行文/片记者张爽实习生窦晓静
  • 2012年11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周老先生在活动室打乒乓球。
  组建社区老年乒乓球队、开展京剧票友会、参加老年民乐团二胡演奏……今年72岁的周英田老先生虽然已经退休12年了,但在这12年里,老先生的生活却一直忙碌而充实。周英田老先生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老年人的文体生活同样重要,老年人不比年轻人差,老年人也要有自己独立的精神世界与娱乐生活。
  组建老年乒乓球队
赢得许多大小奖杯

  还未踏进黄河小区的老年活动室,就听见里面传来“好!好球!”的叫好声。记者循声而去,在乒乓球室见到了正在挥汗打球的周英田老先生。身为老年乒乓球队队长的周英田告诉记者:“我今年七十二岁了,身子骨还算硬朗。自从社区给建了这个活动室,我们就成立了老年乒乓球队,让我来担任队长,带领大家打打球强身健体。我们的口号在墙上贴着呢:我参与,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我每天上午都坚持来打一两个小时的球,和老伙计们切磋技艺。直到大汗淋漓,非常畅快啊!”
  周老先生还告诉记者,老年乒乓球队已经成立了七八年,从最初的四五个人已经壮大到现在的三四十人的队伍。“我带着老年球队一年参加两次大型的乒乓球比赛,一次全市的,一次驻滨单位的,每次都能取得好成绩。我们拿了八个团体二等奖,三等奖。我还打了三次老年A组第一名呢!”周老先生一边给记者展示着大大小小的团队奖杯,一边骄傲地说。
腾出自己的储藏室
作为京剧“练音房” 

  周老先生兴趣广泛,不仅打得一手好球,还擅长拉奏二胡和京胡。周老先生告诉记者,社区里有很多热爱国粹的京剧发烧友,却苦于没有场地来施展自己的特长。周老先生便腾出自己的储藏室,为社区的京剧发烧友提供了一个可以吹拉弹唱的“练音房”,组建了一个小小的“京剧票友会。”
  老先生告诉记者:“我们票友会里有唱青衣的,有唱老旦的,还有两个老生。一般我上午去打乒乓球,他们下午来找我唱戏。他们唱我就拉京胡伴奏。大家自娱自乐,特别开心。心情好了,生活充实了,身体自然也就好了。老年人嘛,就要老有所乐。”
曾做过12年的记者
审读审片笔耕不辍

  周老先生还告诉记者,除了拉京胡,他还参加了老干部活动中心组建的老年民乐队,在乐队里面拉奏二胡。每周都会有固定的时间去上课,逢年过节还会去义务演出,生活更加丰富充实了。  周老先生年轻时曾在山东省广播电视厅做了十二年的媒体记者,有较强的文字功底,经常为新华社发内参。从行政单位退休后,老先生也是笔耕不辍,平时喜欢读书看报,紧跟时事。老先生一直把“活到老,学到老。”、“读书看报,做事不燥。”挂到嘴边。退休这些年,他一直为滨州电视台做审片工作,还为“四报三刊”做审读工作,主要有《滨州学院校报》、《滨州学院学报》、《党校校刊》、《校园文艺》、《烟草报》、《华兴报》等。老先生告诉记者:“文字工作是我所热爱的,做做审读审片工作能让我不忘老本行,还能督促我即使年老也不断地学习。”
  在周老先生家的墙上,有一幅别人赠予的字:知足常乐。正是老先生生活态度的体现。就像周老先生说的:“老年人要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文化和体育活动对我们来说同样重要。把身体锻炼好,把精神养好,培养点兴趣,要活出属于老年人的精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