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300000的生命接力
  • 2012年11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1973年出生的孙玉红,是家中八个兄弟姐妹中最小的孩子。现在是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的一名护士。在一次所在医院发起的加入中华骨髓库的倡议活动中,她瞒着家人将自己的配型样本存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 
  今年的“七夕”,孙玉红接到了潍坊市红十字会的电话,说她的造血干细胞与一名白血病患者的HLA分型完全吻合,问她是否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没经过长时间考虑,孙玉红就回复潍坊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说自己同意。
  2012年11月17日到济南后,孙玉红拿到了一张与捐献造血干细胞相关的双方年龄、体重等数据资料。她发现,这个即将接受捐献的白血病患者,竟然是个和自己女儿同岁的女孩。她太爱自己的女儿了,觉得这是一种缘分。而这份微妙的感觉一直支撑着她熬过了随后因注射动员剂产生的不适阶段。 
  得知孙玉红要捐献造血干细胞后,80多岁的老母亲曾一次次试图劝服自己的“傻闺女”,“咱不捐献了,抽骨髓还不得把人抽坏了,那孩子动手术需要多少钱咱都给出。” 
  孙玉红巧妙得给母亲举了个例子,“如果我女儿掉河里了,岸上都是不会游泳的人,我拿着再多的钱给他们也没用。”她又给母亲解释什么是“配型”,告诉母亲这是一件成功率只有1/300000的事情,全中国能够与这名患者配型成功的,也许就只有自己一个人,这也是种缘分。 
  老人感受到女儿的决心,终于同意了孙余红的决定。 
  为了手术需要,从18日开始,孙玉红每天早晚两次注射动员剂,一天一次查血常规,医生告诉她,注射动员剂会使身体产生一些不适感,可以吃些止疼药。但四天来,孙玉红宁肯整夜整夜的睡不好觉,也没有吃过一次止疼药,她学过医,知道吃止疼药会影响到造血干细胞的捐献。
  22日上午9点半,在山东省立医院血液科细胞采集分离室,孙玉红开始进行造血干细胞的采集。四个小时之后,采集下的造血干细胞被第一时间移植给了在另一家医院等待的那名9岁的女孩。
  当天下午3:30,令人欣慰的消息传来,造血干细胞顺利进入受者体内,如果在接下来的观察时期,造血干细胞能够成功植活,不出现排异情况,患者就可以顺利出院了。
  对于那个没见面的女孩,孙玉红说自己希望她能尽快好起来,同时她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参与到中华骨髓库,能给那些被病魔纠缠的人,一份活下去的信念。
         本报记者 杨万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