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岛昨起寻访非遗
明年6月前结束,成果将进行全国巡展
  • 2012年11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本报11月22日讯(记者 杨林) 22日下午,“齐鲁文脉跨越千年的行走——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探寻之旅”活动开幕。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的工作人员及青岛大学美术学院的师生将用半年的时间对青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寻访、拍摄、整理,寻访成果将在全国巡展。
  在启动仪式上,青岛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李文革称,青岛既有齐鲁文化的积淀,道教文化的发源浸润,又有西方文明的开放注入,致使青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齐鲁文脉跨越千年的行走——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探寻之旅”于22日启动以后,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将联合青岛大学美术学院对胶东大鼓、胶州秧歌、宗家庄木板年画、莱西雕刻葫芦、莱西木偶戏、泥塑等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寻访、拍摄、系统整理,并最终集结成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贵资料。
  据了解,青岛市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已经进行了至少3年,从2006年开始,共收集非遗线索1.6万余条,调查项目3400多个,涵盖16个门类100多个种类。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建立了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其中,茂腔和胶州秧歌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崂山民间故事、秃尾巴老李的传说、崂山道教音乐、柳腔、胶东大鼓、周戈庄上网节等6个项目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
  “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探寻之旅”将持续到明年6月。明年的6月至7月,相关部门将把整理出来的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在全国进行巡展,首站设在淄博,深圳、广州等也在巡展之列。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