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竞技vs趣味校园体育暗战
  • 2012年11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文/片 本报记者 李珍梅
  跑不快,跳不高,扔不动,在国内部分高校,冬季长跑饱受争议,在青岛,学生运动会记录越来越难破。一边是逐渐下降的学生体质,一边受场地和安全因素的影响,部分传统运动项目逐渐淡出校园,被一些趣味化体育项目取代。究竟是要轻松娱乐,还是追求锻炼效果,校园体育亟待破题。
51项纪录1项被改写 市运会纪录越来越难破
  1987年的跳远纪录、1990年的800米跑纪录、2001年的100米跑纪录……今年的青岛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已于10月底结束。然而,根据运动会秩序册上提供的田径运动会最高纪录,51项纪录只有一项被成功改写,为男子铅球,其他记录仍在“睡大觉”。这些纪录多数创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最老的纪录是高晨于1984年5月创下的撑杆跳高记录,至今已封存了28年。
  连续第六年担任总裁判长的袁著水曾表示,51项纪录中,个别项目已经取消。如男子撑杆跳高因为参与选手太少,已经好多年不举行了。这样算下来,最老的纪录应是女子跳远,于1987年由傅蕴倩创造,到现在也有25年的历史了。袁著水感叹,一些项目成绩一年不如一年,纪录似乎越来越没有打破的可能。
  不仅是全市组织的运动会项目记录越来越难破,学校自己的运动会项目记录也是如此。“像撑杆跳高、铁饼、铅球等田赛项目,练的越来越少了,参与的也越来也少,十几年不破纪录很正常。”青岛53中教研组组长马荣敏如是说。
  不仅运动会纪录难破,“获奖”的成绩也越来越来越让人不可思议。“现在的女生投标枪,投出10米就可以进前八,那在七八年前是不可想象的。那时,至少得投出个二三十米。”作为一名从事18年体育教学的体育老师,青岛5中体育教研组组长于周涛对一些体育项目的成绩有些无奈。
部分传统项目趣味化 一些体育项目淡出校园
  因为学生练的少,无人参与,致使某些运动会项目越来越来越难破,甚至取消一些比赛项目。前不久,华中科技大学取消校运会上的男子5000米长跑和女子3000米长跑引来一片热议。在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驻青高校,这些学校的长跑项目虽然没有取消,但在每年组织运动会过程中,体育老师们也面临着一些尴尬。
  “主动报名参与的学生越来越少,热情度没那么高。”海大体育系的一位老师称,每年学校运动会的报名工作都是学院来组织,每个项目至少有3个人参加。尽管每年男女长跑这两个项目的参赛人数都能达到要求,但很多都是由老师和学生干部磨破嘴皮“请”来的。
  因为长跑难组织,各学校绞尽脑汁出招,保住长跑惯性。“三五千米一个人跑下来很累吧,我们就通过接力跑的方式来完成。一个学生跑个百八千米。”青岛大学体育教学部副主任王海青介绍学校独有的方式。除了想出各种办法保住长跑,在青岛不少大中小学,学校还通过增添趣味性运动项目,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如跳大绳、健美操、广播体操、拔河。
  随着一些喜闻乐见的新项目的增加,另一些“不受待见”的项目则在逐渐淡化。像撑杆跳高、铅球、铁饼、标枪、单双杠等项目已渐渐淡出校园。
场地受限危险性大 体育老师越来越谨慎
  “一些项目越来越来越淡化,因为其危险性比较大,而且场地受限。但另一方面我们又得保证学生的运动量,所以我们不得不变着法子把危险性降到最低,或者找些安全性高的项目替代。”岛城一高中老师坦言。
  “如果学生体质不行,负荷达不到,你硬是要他来跑长跑,最后出事儿了责任谁都担当不起。”青岛53中教导处主任张永健分管体育教学,对于安全问题,他坦言体育老师的“胆量”确实是越来越小了。王海青透露,每年学校举行完冬季越野赛前后,他都紧张得几个晚上睡不着觉。
  的确,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发生事故甚至猝死的现象不是没发生过。而这些现象带来的后果,是让学校、老师越来越不敢“冒险“,家长考虑也越来越谨慎。张永健说,体育老师一方面要保证正常教学,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学生的安全,因此学生在体育课上若提出因身体原因不能参加体育运动,必须持有医院的假条和家长的签字。
  青岛57中体育组组长王广亮坦言,现在的家庭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吃苦能力不如以前,毅力、自觉性等方面也有下降。为了给自己和学校减少麻烦,老师都不敢教危险性较大的体育项目和有难度的动作。
  再者就是受场地限制。“现在场地都硬化了,大部分都是塑胶操场,根本没有扔实心球、铁饼的场地。如果在塑胶场地上扔个铁饼、投个标枪,一扎一个洞,太可惜了。”青岛28中体育老师王美兰说。
校园体育趣味化 师生褒贬不一
  从中小学到大学,长跑逐渐成为“小众”项目,而另外一些竞技项目也趣味化,到底是好是坏,各方也持不同观点。
  “如果搞一些好玩的,又不那么累的运动项目,我还是挺愿意参加的。我最怕的就是长跑了。”青岛科技大学传播学院编辑专业的大三学生李红对长跑就很有抵触心理。她告诉记者,高中时每次跑800米她都“累得想死”。但她也知道跑步可以起到健身作用,但她就是不乐意主动参与。“学校运动会上的3000米长跑,我每次想都不敢想。但看到别的同学报名参加,我还是挺佩服她们的。”
  青科大体育教学部副主任楚晓东说,学校的一些趣味性运动项目确实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但另一方面,让他矛盾的是,竞技项目趣味化,学生参与多了,但只能达到放松的效果,强身健体的效果就弱了很多。
  楚晓东说,每年学校都会对学生进行体质监测。监测的结果是,学生体质呈下滑趋势,尤其是刚升入大一的新生。“八九年前男生跳远,跳5.4米以上很多,现在呢,跳5.3米以上就可以拿冠军了。”对于当前学生的体质,楚晓东忧心忡忡。
  “长跑就是锻炼人的耐力和毅力,如果说因为自己跑不了,就直接放弃,一点也不跑了,那永远跑不起来。而且没有比赛机制的引导,通过长跑锻炼身体的学生会越来越少。”岛城一高中体育老师这样认为。
竞技趣味相结合 长跑还应常常练
  记者调查发现,学生体质普遍下降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学校刚对初一学生进行了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测试,个别学生跑跑停停,800米跑下来用了7分钟时间。”岛城一所中学体育老师摇着头说,孩子是国家栋梁,这样的体质下降,不得不让人担忧。
  一方面是学生体质下降,另一方面学校取消对学生体质要求较高的项目,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恶性循环。如何一方面要考虑学生体质、安全和场地等因素,另一方面又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增强体质,校园运动会项目究竟该如何设置?
  “因为少数学生体质,而取消长跑,这个太不可取。”马荣敏强调,长跑可以锻炼毅力,并起到增强肺活量和心血功能的作用。完成长跑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和实际情况来合理安排跑速、跑程等。“不能一口气跑下来,但可以通过每天坚持跑一点来完成。”
  青岛大学体育教学部副主任王海青则认为,保持长跑惯性和提高学生体质其实是可以形成良性循环的。以前学校每年冬季都会举行冬季越野赛,也就是长跑。但一个人跑下来确实很累,学校就改成了冬季长跑接力赛,每个人跑800米或者1000米,这样学生不会抵触,长跑也保持了。另外校园运动会也可以将竞技项目和趣味项目相结合,这样学生参与面广,既有顶尖的专业学生,又有大众选手。
  楚晓东则建议,学校可以通过课程设置和运动会,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习惯和意识,或许是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要考虑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