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话火鸡
  • 2012年11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会开屏的,不是只有孔雀,还有火鸡。
  创作于百年前的油画《第一个感恩节》。
  21日,感恩节前夕,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赦免了两只火鸡,它们避免了沦为盘中餐的悲催命运,拥有了“人生的第二次机会”。不过,它们的同胞可没有这么幸运了。今年感恩节期间,美国人要吃掉4600万只火鸡。在成为感恩节大餐的招牌菜之前,火鸡是个什么模样?它们如何生活,怎样对待爱情?英文名字为什么叫“土耳其”?怎么又跟感恩节扯上了关系?这些问题的答案非常有趣。
  外形:
一身犀利的混搭

  和奥巴马爱抚过的家养火鸡不同,野生火鸡不论是羽色还是体态都更加有个性。这种生活在开阔林地边缘的大鸟的外貌无疑是令人惊叹的。首先它真的很大:体长可以超过1米,最大翼展有1.6米,体重(野生的)可达10千克。尽管如此,野生的火鸡还能飞,可以飞出400米远而不落地!当然更多的时候它们是在开阔的林地上跑来跑去,寻找着一切适口的东西吃:从草到坚果,从小虫到蜥蜴。
  火鸡还有一身犀利的混搭:裸露的长脖子和长腿,配上一身铠甲似的泛着金属光泽的深色羽毛,胸口还有一撮毛作为特殊的挂饰。火鸡的雄鸟叫做汤姆(Tom,这大概是英文里唯一不叫cock的公鸡了)。那撮毛在汤姆们的胸口又粗又长,因此被称做“胡子”,不过,也有大约20%的雌鸟具有这种“胡子”。汤姆们还有个特征是嘴基部和脖子上有发达的肉垂,拖在脖子前面像一条绶带,因此火鸡又被叫做吐绶鸡。
  当汤姆们在追求配偶时,它们会换上婚羽,黑色的羽毛在不同角度的光线中呈现五彩的光泽:有的红、有的绿、有的紫,有的像古铜、有的像青铜、有的像黄金。不仅如此,它们还真的能让自己的身体随着情绪在几秒钟内变色:头颈部肉垂里的小瘤会充血,裸露的皮肤因此显出鲜艳的蓝色和红色。当然,汤姆压轴的表演还是展开他华丽的尾羽,就像孔雀开屏那样。
爱情:
一群花花公子

  火鸡的社会结构很有趣:汤姆们通常会拉上自己的一帮兄弟,一起在姑娘面前求爱,这样的组团交友的行为比单个的求偶的行为往往更容易获得异性的青睐,而且团员们真的都是血亲上的兄弟,只要兄弟找到妞,就意味着自己的基因也有一部分可以传递下去。
  不过,团里是有大哥的,大哥当然是妞最多的。因此有时候汤姆们为了争夺大哥的位置打起来,通常表现为脖子钩住脖子地摔跤。急的时候,甚至会动用凶器——汤姆脚上钉子一样的距(类似于公鸡爪子四个指头上面一点,有个尖尖的像骨头一样硬的东西),当然这个东西更多情况下是防身用的。
  汤姆在与配偶交配之后就撒手不管了,剩下的做窝、孵蛋、育雏全部由女方承担。而汤姆最大的压力,就是要找到尽可能多的配偶。这种极端的性选择方式,让火鸡的雄鸟最终具有了各种夸张的外貌。
名字:
为啥是“土耳其”

  囧的是当欧洲人来到新大陆时,他们不认识这种大怪鸟,以为它是一种珠鸡(珠鸡科,即通常所谓的珍珠鸡),甚至后来火鸡属的学名用的也是希腊语中的“珍珠鸡”。不懂科学真可怕。
  “土耳其”和“火鸡”在英文里面是同一个词,为什么呢?
  一个说法是,在地理大发现时代,珠鸡这种主产于非洲和阿拉伯的动物主要由土耳其进口到欧洲,因此被错认为是珠鸡的美洲火鸡也被安上了“土耳其鸡”的诨名,不过好歹真正的珠鸡还有自己的正式名字,而可怜的火鸡久而久之就被叫做“土耳其”了……
  另一个说法是,火鸡汤姆的颜色像当时奥斯曼帝国的士兵,红帽子黑衣裳。再一个说法是,火鸡的叫声大概可以写成“turk、turk”,于是它们被称作turkey……
  这三个说法的靠谱程度应该是递减的。
命运:
怎么跟感恩节扯上了

  这件事情,恐怕庆祝感恩节的人自己也说不清。感恩节其实是源自欧洲传统的年末的丰收庆典,不过在当时欧洲的大餐上流行的主菜是烤鹅。也许来到美洲的人们发现火鸡比鹅更好吃,也许他们不愿延续旧世界的传统,反正吃火鸡这个风俗在美洲的这个节日里就这么形成了。
  盛行的传说是,1620年,当那艘著名的“五月花号”带着清教徒们在今天马萨诸塞州的普利茅斯登陆时,清教徒们饥寒交迫。当地原住民,一个叫做瓦帕浓的印第安人部族分给他们食物,教他们种植本地农作物和如何狩猎,于是清教徒们在陌生的土地生存了下来。第二年他们请印第安人一起来庆祝丰收,感谢神的恩赐,这就是“第一顿感恩节大餐”。在这顿大餐的菜谱上,自然少不了火鸡。
  实际的情况是,描写1620-1621年间清教徒们狩猎细节的文书,在美国独立战争中遗失,虽然后来号称找到了,但是人们已经无法考证第一个感恩节吃火鸡的事实。同样是在北美,加拿大和美国的历史立场不同,因此感恩节的法定日期在这两个国家也略有差异,在美国是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在加拿大是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一。并且,各地也有不同的感恩节故事:比如有人说先到达美洲的西班牙人早在1565年就开始在佛罗里达庆祝感恩节了。
  恐怕只有神才知道第一顿感恩节大餐的餐桌上到底有没有火鸡了……不过既然吃火鸡已经成为文化传统,那就吃吧。
         据果壳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