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方言大爆炸
  • 2012年11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今年以来,国产影片中可谓方言大爆发,《黄金大劫案》的男主角一口东北话,《杀生》的川话格外出彩,《白鹿原》更是全片使用陕西方言,哪怕正片中方言台词并不太多的《太极》,也在预告片专门放入河南话……正在上映的《万箭穿心》更是全部武汉话对白,气质彪悍。即将上映的《一九四二》也将让观众见识“死了都要幽默”的河南话。方言台词在电影中从偶然变成了常态。
  有导演认为,相比千篇一律的普通话而言,拍片用方言好处多:容易营造喜剧感;接地气,可以凸显一个城市或地方的风骨和民俗,让影片和当地文化形态密切相关,为角色增添亲和力。
□背景 这些方言 进了电影
  2011年,一部《金陵十三钗》,让全国观众见识到了南京话。导演张艺谋为了重现历史,选角时尽量选择南京本地人出演。
  同样是去年,一部《武侠》让观众听到了金城武配音的川话台词,感受到影片的喜感,金城武学习四川话时笑话频出,比如他一开始分不清傻子和啥子,想问“你做啥子”时每次都说不准,成了“你做傻子”。2010年《人在囧途》中的方言,也带来了一个土气十足的“打工仔”王宝强。另外,川话版的《让子弹飞》,更是让方言成为票房大卖的武器。
  在此之前,方言影片虽然不算大行其道,但并不少见。比如重庆话的《三峡好人》,贵州话的《寻枪》、《青红》,天津话的《别拿自己不当干部》、《没事偷着乐》,河南话的《鸡犬不宁》、《美丽的大脚》,上海话的《股疯》、《红粉》,山西话的《站台》等等。
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有观众认为,方言中的亲和力,容易表达城市与人物气质,让银幕上的人物变成身边随处可见的普通人,一下子拉近了距离。
  武汉网友“悬崖之薇”表示,《万箭穿心》中主角李宝莉的扮演者颜丙燕的武汉话不地道,但表现力足够,而且可以解释为她的特殊身份所致,因为她是卖菜人的女儿:“电影院有和李宝莉年龄相仿的女观众,前面笑,后面不胜唏嘘,甚至哭了。”
  在《一九四二》中,导演冯小刚让所有灾民角色练河南话,他认为每个演员的河南话说得都很地道,加上化妆、服装,张国立、张默、冯远征这些演员极其靠近角色。“6个月下来,很多时候,我看到他们都觉得是电影里的那个人。比如我习惯叫张默为拴柱。”冯小刚说。
接地气,丰富角色表现力
  “爹,打劫的。”《黄金大劫案》这些东北腔的台词带来的笑料,让不少观众记忆尤深。宁浩的电影远至《疯狂的石头》,近如《黄金大劫案》,其中的人物很多以方言来演戏。范伟演的神父,捧个酸菜坛子满嘴说着东北话,一开口就笑倒观众一大片。宁浩对电影中方言的运用情有独钟:“使用方言进行交流的人们,他们的生活与当地文化形态密切相关。方言中折射出的现实生活才是最真实的情感表达,我们不能放弃‘方言’这块肥沃的土壤。”
  在他眼中,方言的好处是对角色的表现力丰富,一句好玩的方言台词,可以让观众一下子记住这个人物:“方言中的每一句、每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下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和内容。听了太多普通话后,会发现其实方言对于人物的表现力更强。”譬如,《疯狂的石头》中的一句“顶你个肺”让很多人记住了笨笨的盗贼,《杀生》则催生出一句“先人板板”。
难倒演员引发笑场
  不过,也有意见认为,方言的大量使用,客观上给演员出了难题,演员不得不花费时间练习自己不熟悉的语言,而且说台词时难免存在不太纯正之处。观众看到熟悉的演员口中冒出方言,很容易导致笑场。看来“方言定律”并不是普遍适用。 
  在《唐山大地震》中,演员多数说唐山话。不过影片公映后有观众认为,扮演丈夫的张国强的唐山话并不纯正,不时流露出东北味,而实际上他在片中的角色是一个山东人,让人有分裂之感。张静初和李晨扮演的姐弟口音也不太地道,但最让观众接受不了的是女主角徐帆的口音。有意见认为,徐帆在片中的口音跟她在《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中的角色差不多。有唐山观众表示,虽然经过特别学习,但徐帆的口音并不地道,导致了严肃剧情突然发生笑场的状况。
  《白鹿原》上映后,针对观众“剧中演员陕西话不地道”的质疑,王全安也表示过,相比让演员通读多遍原著,让他们练好陕西话对电影来说更重要。
 (张素芹 王振国 莫斯其格)
□解读 观众听懂是关键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语言学博士生导师李炜教授表示:“方言用得好的话,能增加地域文化质感。在此过程中,观众能不能听懂是关键。”
  李炜教授认为,方言在电影中流行不值得观众大惊小怪,“首先,像河南话、陕西话、武汉话这类都是官话方言,都是大家听得懂、起码是不难听懂的,这不像粤语等地域性比较强的方言。既然大多数观众都能听懂,就不难接受这类作品。其次,要看使用方言的电影是什么题材的作品,比如《疯狂的石头》这种纯娱乐片中的四川话,观众就很容易接受。又如领袖要讲方言,这也是观众觉得很正常的事情。”
  在李炜教授看来,电影用方言,还要把握“度”的问题,“方言用得好、用得恰当,能增加地域文化色彩,但故意、刻意使用方言是另外一回事。”
  李炜提醒电影工作者,用方言,最重要的是明确影片的目标观众,“如果使用大家基本都能听懂的方言,而且用得鲜活的话,观众是不会反感的。但如果你想让影片面向港台地区的观众,那最好还是不要过多地使用北方地区的方言。当然,如果目标观众只是本地观众,则另当别论。”
  有分析认为,影片中的方言可能会让一部分观众觉得很有亲和力,但也因此流失了对该方言并不熟悉的观众。对此,李炜教授却认为,年轻人应该对方言有更大的宽容度,“我一直建议,年轻人特别应该做‘双方言人’,这里说的‘双’不是指两种,而是多种。年轻人除了说好普通话外,还不应该忘掉自己家乡的方言,因为方言里有很多有价值的东西是值得我们保护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