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联手高密农信在莫言故乡拍摄微电影
微电影《红风筝》杀青
  • 2012年12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本报记者 邱祎
  由齐鲁晚报微电影工作室联合高密农信拍摄的一部服务三农的唯美微电影——《红风筝》,近日在高密杀青,并将在各大网站上线播出。

  不久前,本报微电影工作室制作的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为原型的《莫贝尔的故事》微电影刚刚上线,就引起轰动,不到一周点击率就超过百万。《红风筝》故事同样取材于莫言的故乡高密,实景全部在高密拍摄。该微电影讲述了一位年轻的农信社工作人员与一对农民夫妇及其孩子的交往,展现了当代农村社会现实及基层百姓创业之初的困境,同时加入了主人公自己感情的纠葛,整个故事通过红风筝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民俗工艺品进行串联,展示了农信社服务“三农”的理念,将正能量推广传播。
  小故事大制作,
  老少名角齐助阵

  《红风筝》由山东艺术学院导演系毕业的新锐影视导演孙超执导。孙超表示,微电影开机前进行了一个多月的筹备,光剧本就经过了专业人员多次修改和审核,并与合作单位——高密农信社进行了多次沟通与协商,最终成形的故事融代表性和戏剧性于一体,力求最大限度地贴近农民生活现实。“虽然是微电影,但我们全部配备专业人才,使用专业设备,技术实力可以媲美国内一线影视剧制作团队。”孙超表示。
  影片男主角由崭露头角的影坛新秀胡溧桐担纲。胡溧桐凭热播剧《步步惊心》中的高无庸一角被大家认识,另在《怪侠一枝梅》、《活佛济公3》、《隋唐演义》等多部影视作品中有不俗表现,为影视圈所公认的后起之秀。“虽然不是第一次拍农村题材的戏,但这次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剧中我扮演一个基层信贷员,面对事业和爱情的抉择经历了很多挣扎,慢慢发现了自己真正需要什么,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找回了真我。”
  除胡溧桐外,该影片还邀请了山东艺术学院表演专业老师程兆伟、有“00后第一小才女”之称的童星姚宏合美、青岛话剧院院长兼著名表演艺术家王克出演灵魂角色。
  拍摄遇强冷空气,
  全组人员冒寒坚持

  《红风筝》拍摄期间恰遇强冷空气过境山东,气温骤降,虽艳阳高照,却寒气逼人。碰巧,故事情节大都是外景戏,剧组全体人员经历了自然环境的巨大考验。拍摄第一天,开机仪式结束后,第一场戏便是外景,当天高密气温骤然降至零下四摄氏度,大风呼啸,人员户外站立不稳。然而,全剧组工作人员仍然坚持忙碌在自己的岗位上,布景、调整机位、道具准备等工作一一就绪。    按照剧情要求,当天所有出镜人员均不能穿棉大衣,全部西装加衬衣,演员们站在寒风中,尽力控制住自己瑟瑟发抖的身体,按照导演的严格要求,一遍一遍地走戏,没有丝毫怨言。尤其是出演农信社领导的王克,人抖声不抖,讲台词铿锵有力,体现了老一辈艺术家过硬的专业素质,甚是令人感动。
  剧组深得民心,
  村民自发烧水送暖

  《红风筝》剧组拍摄得到了当地村民的热情支持。村民自发烧好开水送到剧组,给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演职人员送上朴实感人的温暖。
  “毕竟是给我们高密人拍的东西。我们都是种地的,你们说的微电影啥的我们不懂,但我明白这是为了宣传咱们,别的做不了,大冷天的,烧点开水给大伙儿喝,也算是代表高密人表达一分谢意吧!”一位大爷说。
  因外景中有在农户家中的戏份,当地一位老妇腾出自家院落给剧组拍摄,一整天的时间,任劳任怨,令剧组甚是感动。“得到高密当地人这么热情的援助和支持,我们非常感激,村民们都很朴实,那三天给我们所有人都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相信怀着感激之情拍出来的作品一定能感动观影者。”导演孙超表示。
  据悉,《红风筝》后期剪辑和制作已全部完成,将于今天(18日)在高密市农商行揭牌之日公开播放,并将上线优酷、搜狐、新浪、腾讯、爱奇艺等国内主流视频网站供网民观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