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面对传言 应对需要理性
  • 2012年12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不必挥舞道德大棒斥责老百姓的随大流心态,倘若政府公信力经得住谣言考验,倘若网络平台没有谣言藏身之处,沉疴必将治愈。
  □毛旭松
qlwbmxs@vip.163.com

  近日,在港城市民口中经常会听到关于世界末日的各类传言,而世界末日停电3天的传言更是引起了一阵抢购蜡烛的一幕。
  很多人对于世界末日并不感冒,却对由此衍生出的当天停电信以为真。人们凭借掌握的科学知识可以否定世界末日传言,但不能确定停电与否,于是就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将蜡烛买回家。坦白讲,我们没有理由去笑话那些抢购蜡烛的人们杞人忧天。因为在电力部门发布权威信息之前,谁也说不准21日是不是就会停电。
  抢购蜡烛的事跟当年非典期间抢板蓝根、日本核辐射引发的抢盐风潮何其相似。同样的事情接连发生,传言的传播和人们的从众心理值得推敲。
  一则传言搭载微博、短信平台后像病毒一样迅速席卷全国,速度之快令人咂舌。网络好处多多,但弊端也很明显。一些未加证实的信息经过口口相传、添枝加叶后就演变成了真理。信息时代,传言有着如此旺盛的生命力跟网络强大的转发传播功能密切相关。由于缺乏可靠、权威的解读,导致网络上传言纷纷,乌烟瘴气。
  谣言起于无知,却止于智者。信息繁杂,这就考验我们的独立判断能力,听到不确定的信息,不要慌了手脚,以讹传讹,要学会分辨鱼目混杂的真假信息,否则,你的传播就让谎言多了一分真实性。
  轻点鼠标就可以蛊惑民众,对于一些人编造传言的动机不得而知,或许是恶作剧心理作祟、或者是故意制造混乱。这种造谣生事的人应该受到谴责。不论是网上网下,不论是真名匿名,表达想法、围观起哄可以,但不能超越道德和法律的底线。
  政府部门在应对传言时,应该当机立断予以辟谣以正视听,及时起到谣言粉碎机的作用。将真相告知老百姓是负责任政府的体现。权威专家、主流媒体也应该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
  不必挥舞道德大棒斥责老百姓的随大流心态,倘若政府公信力经得住谣言考验,倘若网络平台没有谣言藏身之处,沉疴必将治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