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岚山区虎山镇黄家峪村“第一书记”王龙进
新建18个蔬菜大棚帮农民致富
文/片本报记者张萍
  • 2012年12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王龙进(左)时常去蔬菜大棚看看黄瓜的长势情况。
  日照经信委派出的“第一书记”王龙进走进岚山区虎山镇黄家峪村后,帮助村民建蔬菜大棚且联系蔬菜销路,整修塘坝,解决灌溉问题,为当地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新建18个蔬菜大棚
帮助村民致富

  12月15日,记者来到岚山区虎山镇黄家峪村的蔬菜大棚,几位村民正在采摘新鲜的黄瓜,村民黄东指着绿色藤蔓上新鲜黄瓜,高兴地告诉记者,现在每天都能收入400多元,比之前在外打工强多了。
  日照经信委派出的“第一书记”王龙进来到黄家峪村后,发现该村是一个纯农业村,村民除了种地外,平时都是外出打零工,收入较低。了解到这些情况后,王龙进就和村两委商量在村里修建蔬菜大棚,帮助农民致富,村两委成员对此都十分赞成。
  于是,王龙进和村里的党员干部一起到寿光市参观蔬菜大棚种植。考察后,村里决定以土地流转的方式先试建12个蔬菜大棚。
  一开始,王龙进的这一想法并没有得到村民的认可,不少村民担心投资大收益慢,加上没有蔬菜种植技术始终不敢承包。于是,村集体先行垫资70余万元建起了12个规模统一的蔬菜大棚,等收益后再回收成本。村民纷纷报名种植。
  今年10月,12个蔬菜大棚投入使用,种植黄瓜,村里还特意聘请了技术人员指导村民种植。据记者了解,每个大棚的面积都在一亩地左右,一个大棚每天能摘200公斤黄瓜,能卖四百多元。
  看到种蔬菜大棚的村民有了收益,之前有些迟疑的村民也有了种植蔬菜大棚的想法。每次见到王龙进都会问:“咱村还建蔬菜大棚吗?我也想承包一个。”
  现在,村里又新建了6个蔬菜大棚,不少村民都争着抢着要求种植,王龙进告诉记者,新建的大棚再过十几天就可以投入使用了,将种植新的蔬菜品种,逐渐形成村里蔬菜大棚的种植规模。
联系钢厂食堂
为黄瓜找销路

  慢慢地,蔬菜大棚发展起来了,但是由于规模有限,不少村民需要将摘好的黄瓜拿到距离村子四五公里的市场上去销售。这样既浪费了时间,又不能保证价格均衡,王龙进便想着法帮菜农们找销路,解决销售问题。
  王龙进找到了日照市经信委的负责同志,反映了这一情况。在其帮助下,他又找到了日钢的相关负责人,提出了给食堂供应黄瓜的想法。双方达成了合作意向。
  现在,黄家峪村的蔬菜大棚每天向日钢供应四五百斤黄瓜,价格也比直接卖给商贩要高一点,菜农不仅节约了时间,也省去了去市场卖菜的麻烦,省心省力。
整修两座塘坝
解决土地灌溉问题

  来到黄家峪村之后,王龙进时常在田间地头和村民一起聊家常。通过聊家常,王龙进了解到,村里的3个塘坝已经年久失修,导致淤泥堵塞。每遇干旱天气,村民就担忧灌溉问题。
  于是,王龙进邀请了东港区水利局的专家来到村里实地考察,决定对村东山和东北山两个失修已久的塘坝进行清淤、扩容和加固,整修溢洪渠500余米,新增库容5万立方米。现在,两个塘坝已经整修完毕,解决了村东山600多亩土地的灌溉问题。
  在整修塘坝的同时,王龙进每周都向日照市经信委的负责同志汇报一周工作情况,争取单位的支持。经信委的相关科室负责人先后7次到村现场办公,帮助出主意,找路子,并拨付了10万元的帮扶资金,用于村活动场所的整修、村文化广场的建设和路灯建设等公益事业建设。在得知台风“达维”对村里造成很大的影响后,日照市经信委全体职工为村里捐献了11850元的爱心款,帮助受灾农户。
  王龙进说,下一步他还计划着为茶农们开展技术培训,将村里400余亩发展种植生态、有机绿茶。他还想在村里发展一座16亩的生态养殖区,给村民带来一些实实在在的收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